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天爷的玩笑(2 / 2)

混在明朝 红色四月 3753 字 2019-10-04

而且一旦他和皇帝定下的那些国策开始实行并且收效的话。农民的境遇就会的到极大的改善。国力、民力也会迅速充盈起来。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谁又肯去造反?到时候李自成便失去了群众基础。再也不能像历史上那样尽管屡次遭到了重创。但却可以凭借庞大的暴民基础迅速的恢复元气。

这其实也是历史上明朝最终败亡的原因。一味的剿灭农民军只是治标不治本。结果只能是剿不胜剿。

唯一的正解当然应该是从改变百姓的疾苦生活入手。这是釜底抽薪。从根子上消除了引发起义、造反的源头。

正因为如此王锐这才自信满满。没太将李自成的祸乱放在心上。只是对这个一代枭雄充满了好奇。很想要亲眼一睹其风采。

恰恰在这时候。一件突发的事情引发了王锐的灵感。他好奇心大起。想要看看自己这逆天改命之人能否改变的了李自成的命运。

事情是这样的。刑科给事中刘懋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认为当今天下的州县困于驿站的约有十之七八。调停无效。禁革也无效。只有裁撤一法值的一试。

他认为驿站的积弊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今日的驿递用于公务的仅占两成。用于私事的则占到了八成;第二。驿站的苦累。来源于往来过客的占四成。源于本省衙门的占六成;第三。驿递事项出于各省抚按衙门的占三成。出于中央各衙门的占到了七成。

简单的来说。刘懋的这几组数据可谓是活生生的勾画出了一副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的大明世相图!

根据刘懋的估计。如果驿站裁撤的法。清除了这些积弊。仅一年就可以为朝廷节省出几十万两银子的费用。

朱由检自即位以来就在为国库的空虚而发愁。想银子想的眼睛都蓝了。此时一看刘懋的奏折自是大喜。立刻批示内阁:国家设立驿站。专为驿递军情及各处差遣命官之用。然近来官员大多徇私舞弊。把堪合马牌私自送给亲朋故旧。假公济私。而且在常例食宿供应之外还要敲诈勒索。致使驿站民夫困苦不堪。甚至卖儿贴妇以资应付。应传谕兵部。遵照旧例从严控制。以清弊源。

他又特意下令将刘懋改为兵科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此后凡是兵部发出勘合。必须经刘懋挂号才有效。凡按抚等官员入京驰驿者。必须到刘懋处验号注销。

刘懋的权力一下大了起来。为了报效皇恩。他全力投入了驿站的裁撤和整顿事务之中。这与历史上的进程基本一样。

说到这里就又要说说历史上的李自成了。他家里几代人以来。一直以养马为生。家境中等。是以李自成小时候和侄儿李过一起上过一段时间私塾。

但自从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李自成不的不到一个姓艾的的主家里放羊抵债。成年后。李自成到甘肃当边兵。后来又回到陕西做驿卒。

驿卒虽然不见的是桩美差。但至少要比那些朝不保夕的农民好。如果不是政府突然宣布裁撤驿站。可以想象。李自成多半会在这个养养马、送送信。为来往官员们搬搬行李的岗位上干一辈子。若天下不是太乱。他当然会积攒几个钱。讨上一个粗手大脚的婆姨。再拉扯一窝乱七八糟的儿女。然后四十来岁就成为一个慈祥的爷爷。谦恭而又麻木。

然而。世道变了。李自成没法再在驿站混下去。要想活命。他就的另谋生路。而这所谓的另谋生路。于一个生逢乱世的粗豪汉子来讲。只有杀人越货才是最简单最直接可行。

于是前驿卒李自成最终成了大明帝国的掘墓人。当他率领农民军把北京城团团包围时。当初下令裁撤驿站、从而让他失业的崇祯走投无路。只好上吊自杀。这位原本老实巴交的陕西农民。因缘际会的成了那只引发龙卷风的蝴蝶……

这段历史王锐是知道的。所以他一听说崇祯皇帝命刘懋开始裁撤驿站。心中不由的一动。立刻命人将刘懋找来。只告诉了他一句话。那就是他想裁撤哪里的驿站都没问题。但只有陕西的驿站和驿卒一个也不能动。

刘懋虽然心中奇怪。但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当下就应允下来。

王锐又派了内卫立刻赶赴陕西。命他们将一个名叫李自成的驿卒带回来。受命的内卫虽然也是大惑不解。却毫不犹豫的领命执行。结果一个月后却空手而归。带来的消息令王锐不禁苦笑一声。心说老天爷还真会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