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纵论天下(下)(2 / 2)

混在明朝 红色四月 3662 字 2019-10-04

当然,这其中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这玩意过于超前,他对金融也不是十分精通,而且封建制度本身对此亦有极大的限制,所以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存在着很大失败可能。

不过王锐却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和朱由检可说是眼下大明最有权势的两个人了,手里掌握的权力和财富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若是他们二人真能联起手来做这件事情,天下间又有谁能挡得?现下的首要之事,当然是先想办法将朱由检“忽悠”下水再说!

所以在听到朱由检发问后,王锐当下将银行地作用和自己地想法详细说了一遍。

朱由检听罢自是大喜,他虽然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王锐所说的那些道理,但只听到朝廷会因此而得到充足地银钱,自己也不再依靠税监去搜刮民脂民膏背上一个大大的恶名就能暴富,焉有不欣喜若狂之理?

这些天来,如何才能当个圣明之君,让大明强盛起来这问题着实困惑着他,所以才终于忍不住将王锐召进宫来问询。

想不到王锐的所说无一不奇,无一不新,真是令朱由检大开眼界,有茅塞顿开之感,只觉得一片崭新的天地展现在自己眼前,强国之策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因此王锐刚一说完,他就哈哈大笑道:“好,好,太傅果然是奇思妙想,朕就答应与你一起开设这银行!”

王锐见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心中也是大喜,心说自己能忽悠着皇帝一起来做买卖,恐怕也算是从古至今的第一人了吧?

他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对朱由检说此事也要回去后具体写个条陈,慢慢再商议不迟,然后接着说道:“皇上先别急着高兴,关于我大明的病情,臣还没有说完!”

朱由检听他还有话说,心中的兴趣又起,立刻点头说道:“太傅请讲,朕洗耳恭听!”

王锐忽然犹豫起来,迟疑着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所言可能会冒犯到皇室宗族,还要先请皇上恕罪,臣这才敢讲!”

朱由检闻言一愣,随即微微一笑道:“若无太傅忠心不二,也无朕的今日!如果连太傅都信不过,朕还能再相信谁?你有何话但讲无妨,无论说什么朕都绝不会怪罪!”

王锐急忙跪地谢恩,然后这才略一沉吟开口说道:“以微臣所见,除了我适才所说的诸多弊端之外,眼下我大明还有一个沉重的包袱。若是这包袱不去,皇上纵有万般治国良策,也休想能飞得起来!”

朱由检目光闪动,紧盯着王锐说道:“哦?这包袱又是什么?太傅不防明言!”

王锐微微躬身,不慌不忙地说道:“请恕微臣冒犯,这包袱就是皇室宗族,各地的藩王!”

朱由检闻言忍不住轻轻倒吸一口凉气,目光暴闪了一下,随即沉吟不语。

王锐毫无惧色,继续侃侃而谈道:“太祖皇帝时,皇室宗族才不过58人而已,而到了万历爷时,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眼下恐怕更是超过了20万!皇室宗族如此兴旺茂盛原本是可喜可贺,但现下亦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他略微一顿,见朱由检面露倾听之色,这才接着说道:“按照我朝所制,宗室禄给的标准是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皇上可曾算过这是一笔多大的开支吗?以微臣所知,仅嘉靖三十一年时,全国的税粮总收入为2285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近四成,眼下这个数目恐怕是还有增加才是!若再这样发展下去,我大明的岁入再丰,也会承担不起这越来越大的开支。如此算不算一个沉重的包袱?不知皇上又以为如何?”

朱由检显然也被这个数字惊呆了,沉默不语半晌,才长出了口气反问道:“皇室宗族乃是朕的亲人,难道朕还能不供养不成?不知太傅可有何良策?”

王锐微微一笑,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