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道理(1 / 2)

人神 南朝陈 0 字 2021-11-09

 (求首订,求自动订阅!)</p>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如果楚公子硬来,我会跟他讲道理的……”</p>

“我所讲的道理,相信楚公子一定会听。”</p>

叶君生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很认真,很严肃,仿佛所说的言语,天公地义,说得堂堂正正,而对方肯定也不会拒绝。</p>

刹那之间,莫名地黄超之竟产生了些错觉。他猛地一晃头,这才想起叶君生所要去与之讲道理的人名叫“楚三郎”,冀州新任知州的侄子,纵马伤人反而索赔的骄横纨绔。并且其本身习得武功,动起手来,叶君生这般身子骨只怕就一指头功夫。</p>

跟这样的人讲道理?</p>

叶君生失心疯了吗?</p>

黄超之顿时有些焦急,还待分说,不料直接被叶君生堵住:“超之,时候不早,我要回独酌斋了,君眉等着呢。”</p>

</p>

说罢,一拱手,径自离去。</p>

目送其离开,黄超之狠狠一跺脚,无论如何,内心的担忧挥之不去,心想叶君生近期行事,怎地都有违常理:刚与楚衙内起了冲突,不思补救之法,居然还想着回家吃饭?</p>

要命的自误呀!</p>

只是以黄超之的身份,他也只能干着急,根本帮不上什么忙。</p>

……</p>

马蹄响处,鸡飞狗跳。</p>

多日以来,对于楚衙内的出没百姓们已颇有注意,一听到马蹄声便赶紧收拾躲让,避过霉头处。只是一些鸡鸭猫狗之类,自觉性不够,等到汗血宝马堪堪来到时才惊慌逃走。躲避不及的,不乏有丧身铁蹄之下者,被践踏成一团模糊的血肉,很是凄惨。</p>

楚衙内打着马,一路风驰电掣奔驰着,从东城门跑出去。只苦了跟班的两个健仆,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依然望尘莫及,唯有顺着方向撵上。否则公子要人伺候时找不到人,到头来他们一顿鞭子跑不掉。</p>

公子现在心情郁闷着呢,都怪那不识抬举的叶君生,以为顶着什么才子的光环就敢拒绝公子的要求,我呸!真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他死不要紧,可不要连累无辜呀。公子发火,作为下人自然会受到牵连,稍不如意,打骂少不了一顿。</p>

两名健仆一边跑,一边在心里大骂叶君生。</p>

约莫一炷香功夫,他们终于赶出到城外,就见到公子驻马在一个坡地上,举首远望,一动不动。</p>

健仆大气不敢喘,蹑手蹑脚走过去,立在后面等待吩咐。</p>

楚三郎忽而开口:“阿福,让你调查叶君生之事,如何了?”</p>

那阿福赶紧回答:“禀告公子,已调查得清清楚楚,这叶君生于少年时浑浑噩噩,一书痴而已;父母早亡,估计都是被气的……”</p>

“废那口舌作甚,直接捡重点说。”</p>

楚三郎有些不耐地喝道。</p>

阿福连忙称是,继续说:“其年方二十才第一次参加童子试,却一举而中,三试第一,又曾获得两次诗魁之名。到了书院里当廪生,因为有些才华之故,甚得顾学政几人青睐赏识……”</p>

听到这里,楚三郎嘿嘿一声冷笑,喃喃道:“原来如此。哈,以为得到学政的赏识,就敢拒绝本公子的要求,无知至极!”</p>

他霍然想通了其中关窍,认为叶君生是觉得有了顾学政当靠山,才敢无视自己。</p>

“哼,顾学政算甚?叔父早看他不顺眼,正要找个机会治一治,最好直接赶出冀州去,免得碍手碍脚!”</p>

楚三郎固然为纨绔,但绝非无脑,有时候的举动反而来自楚知州的属意,故意闹一闹,引出各方势力来。好让楚知州看清楚,谁反对,谁赞成。因为顾学政是二王爷的人,来冀州之前楚知州已得太子吩咐,要多做手脚,排斥异己,稳固地方势力,届时太子才好登基。</p>

不过楚知州初来不久,虽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很多东西得慢慢来,不可能一步而就。毕竟圣上只是病重,还没有死。太子只是代政,还没有正式扶正,朝野之上,情形未定,风云正变幻着。</p>

“好,既然这叶君生不懂时势进退,正好拿来开刀祭一祭!”</p>

当下楚三郎已拿捏好主意,又问:“阿福,那叶君生家里还有甚人?”</p>

阿福恭敬回答:“还有一妹……对了少爷,他们在观尘书院边上的南渡巷开了一间书帖店铺,唤做‘独酌斋’来着。”</p>

楚三郎对于书帖店没兴趣,但凡书生,十有七八都有这方面的业余爱好,既为了谋生,也为了打名声,便问:“他家妹子如何?”</p>

阿福嘻嘻一笑:“据说极美,但小人不曾见着。”</p>

楚三郎哈哈一笑,朗声道:“这妹子本公子看上了。”</p>

阿福问:“可要现在下手?”</p>

楚三郎马鞭一挥:“不急,等明天踏青过后,先羞辱这书生一番,再去看妹子。”</p>

阿福连忙点头称是,心里知道少爷所说的“羞辱”手段,便是要弄叶君生过来当马夫。</p>

嘿嘿,所谓的北方第一才子到头来居然要给自家少爷当马夫,端是轰动性的新闻,出街之际,恐怕观者如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