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集 七月风暴(2 / 2)

大明1937 我是猫 2452 字 2019-10-03

于此同时,明军开始用一个代号来称呼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叫做“七月风暴”。无论是南京还是兰州,明军都在用这个代号。“七月风暴”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明军内部的文件、电报、信件上。很快,这个代号又被苏军情报部门获得了。

于是,莫斯科的情报军官们和斯大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因为七月份是很不适合在中亚发动进攻的。南北二疆那地方,除了冬天,夏天就算是气候最严酷的季节了。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毒辣的太阳如流火一般,能在坦克钢板上煎鸡蛋。人不喝水站在戈壁滩上几个小时,就成脱水标本了。到了晚上,又变得如冰窖一般,寒冷彻骨。在这个季节发动大规模进攻,绝对是不明智的。

而在东线西伯利亚,情况就相反了。夏天的西伯利亚,气候温暖宜人,只要穿单衣就行,夜晚也可以轻松的露营,连帐篷都不要。无论是被服还是燃料,需求都减少了很多,最适合部队轻装推进。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白天变得很长,夜晚变得很短,一天中可用于战斗推进的时间很长,很适合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唯一的坏处,就是夏天的西伯利亚比较泥泞,不太适合装甲兵团或机械兵团推进。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明军不能用装甲兵团,苏军显然也不能用。双方就只能以空军和炮兵掩护步兵为主,相互推进。然而步兵交锋的结果,已经在前阶段的西伯利亚战场上显露出来了。苏军步兵明显不是明军步兵的对手。至于空军,现在优势也已经转到了明军那一边。苏军也就剩下炮兵这一项,算是还不输给明军了。

除了军事上的考虑,还有政治上的因素。毕竟明国费那么大的力气,扶植起来了白俄政权,并不是因为好玩。主战场在西伯利亚,白俄政权显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么一番分析,斯大林更相信了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西伯利亚。

斯大林表明了看法,那么下面自然就只有顺着他的声音了。即使有和他相反意见的人,也都很明智的把嘴闭上,不敢说了。闭嘴不说话,这已经算是很有原则、有勇气的人了。更多的人本来认为主战场会在中亚,但是看斯大林已经这么说了,也立刻倒向斯大林这一边,坚决主张主战场会在西伯利亚。经过了那么多年残酷的党内斗争、大大小小的清洗,能幸存下来的人,每人都深谙明哲保身的真谛。

于是,莫斯科庞大的红军指挥系统开始运转,再次从欧洲部分的几个军区调部队,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东运,增援后贝加尔湖边防区。而中亚边防军区,虽然没有被抽调走部队,但是也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加强。很多在长期的拉锯战和围剿游击队战斗中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严重不满编的部队,也没能得到替换休整,也没有任何补充。不仅如此,莫斯科传达到中亚边防军区的,也仅仅是例行公事般的“加强戒备”命令,并没有更详细、更严厉的命令。驻守在南北二疆的苏军部队,也就像之前那样,公事公办地、很官僚地在下面部队传达了一下“文件精神”,此外就没有什么动作了。

[]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