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集 殉道者(2 / 2)

大明1937 我是猫 9136 字 2019-08-29

其中一个最年轻的被告脸憋得通红,好像很想说什么话。终于,下定决心,大声喊道:

“我不服!我说两句!”

庭内“嗡嗡”响起窃语声,法官说道:

“被告赫东顺,你可以说。”

赫舍里-东顺,他是亲手杀人的清军宪兵之一,看上去也就十岁。他胸中好像抑了一团不平气,大声道:

“你们凭啥光说我们杀人?咋不说你们自己杀人?……当着这么多人面儿,有种说吗?”

法庭内瞬间鼎沸起来了,闪光灯不断。法官敲了好半天木槌,终于静下来。他推了推眼镜,头往前探了探,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

“被告赫东顺,你说清楚点。”

赫东顺涨得满脸通红:

“当年你们明朝为啥侵犯到我们辽东去,杀了我们那么多人?你们把我们辽东百姓几乎杀光了,杀得就剩十三个,那不是杀人?今天还有脸说我们杀人,噢,就你们能杀,我们就不能杀?”

法庭上几乎开了锅,嘘声、口哨声、怒骂声,还有不少外国记者的哄笑声,赫东顺还在说着什么,但几乎都听不见了。

向小强大奇,心中纳闷,怎么还有这么一个版本?这也太戏剧性了吧?

赫东顺望着四周不停的闪光灯,和满堂的“惊叹声”,不禁有些得意,继续说道:

“……整个辽东被你们明军杀的还剩十三个人……要不是我们太祖皇帝,率领这十三个人,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抗击暴明,解救天下苍生,你们……还有你们……今天怎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里,耍嘴皮子、颠倒是非?你们还有良心吗?……做人不能忘本!”

哄笑声更响了,向小强也听明白了,哭笑不得:噢,原来那“十三副铠甲起兵”是这么来的!

有道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白苍苍的老法官似乎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对,扶了扶老花镜,咳嗽一声,说道:

“被告,请……请不要说和本案无关的东西。”

赫东顺咬着嘴唇,死盯着法官,胸脯剧烈起伏,愤怒至极,突然爆道:

“噢,我们杀人就叫有关,你们杀人就无关?你们不是说你们大明好吗?你们明朝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家?不讲理也叫好?你们明朝不是什么话都能说吗?上街闹事也行,骂皇帝也行,凭啥让你们杀人,不让我们杀人?……你们说我们大清穷,你们明朝富,你们富你们街上为啥还有要饭的?你们老百姓能顿顿吃大肉?……你们说你们是宪政国家,为老百姓好,那为啥还在长江上修防线?”

向小强:……???

赫东顺激动的嘴唇哆嗦,继续道:

“……你们不就是怕我们解放江南百姓么?你们真的为百姓好,有种打开防线,看老百姓欢迎谁?看谁能为老百姓做好事?……你们说你们宪政,为啥还往我们大清派特务?……为啥还到我们那里造谣,说明朝过得比我们好?你以为老百姓跟你们一样,都是傻子?你们咋不听老百姓唱什么?‘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你们老百姓自己唱的吧?你们咋不提呢?……我们大清土地不如你们,但我们还年年大丰收,年年都是盛世,你们呢?十年中就有九年荒!……哼,平时伪装得那么好,被我一句话戳穿了吧?没话说了吧?……口是心非!无赖国家!”

向小强开始还很有站起来跟他辩驳一番的,到了现在只剩下胸中一股郁闷,面对着振振有词的胡言乱语,根本就无处下口辩驳。

身旁的警卫看他脸色涨红,胸口微微颤动,便小声劝道:

“大人,这种疯狗有什么好生气的,清虏那边净是这样的疯子……呵呵,您要是弄一本清虏的课本看看,那才叫有趣呢……”

向小强深叹了一口气,听着满堂的哄笑声,冷冷地道:

“是么?……我不觉得有什么有趣的。”

他长出一口气,疲惫地靠在靠背里。他本来准备借机会站起来驳斥一番的,但现在觉得没有必要了。向小强只是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

“本厅现在宣判,全体起立。”

一阵嗡嗡声,法庭上所有的人,检察方、辩护方、被告、记者,和旁听席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法官戴着老花镜,宣判道:

“大明帝国最高军事法庭,现在就1936年1月21日杀害平民案作出判决。被告巴雅拉-崇贵、阿礼哈-二顺、那拉-安德、额尔德特-熊宝、乌孙-福才、赫舍里-东顺、钮祜禄-有田、董鄂-大才、依尔根觉罗-礼昌,共同杀害张家村村民45人,触犯《海牙第四公约》第46条之杀害敌方非作战平民罪,以及大明《刑法》第12条之一级谋杀罪,罪名成立,判处九名被告绞立决……”

“绞立决”三个字一说出,全场欢声雷动,响起狂热的掌声,欢呼声、口哨声、跺脚声经久不息,照像机在四面八方闪烁,白烟“嘭嘭”升起,几乎把大厅内的空气搞糟了。

九个被告面白如纸,其中三人当场瘫下去了。

那个慷慨陈词的赫东顺,此时傲然站立,轻蔑地瞥着庭上的法官,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好像为了坚持真理、即将被烧死的布鲁诺一样。

老法官不停地敲着木槌,但完全是徒劳的。这场审判至此刻已达到了,旁观下上,十几位死难者亲人失声痛哭,相拥在一起,还有两位老人当庭跪下,向庭上磕头,被宪兵拉起来……

片刻后,外面的欢呼声也隐约传进来,听声音还有不少人。

九名被告各被两个宪兵夹持着,带上了脚镣,带了出去。

“退庭!”

……

向小强在喧闹中站起来,戴上帽子,对警卫吩咐道:

“我们走吧。”

向小强走到外面,吃惊地看着眼前一幕。哦,原来不只是为了判决结果而欢呼。

宽阔的长平路上,成百上千名清军战俘黑压压的,三五个人一排,在马路中间慢慢行进。队伍很长,一眼望不到头。他们空着双手,垂头丧气,两边是骑着高头大马的明军宪兵,拿着枪跟在边上行进。

两边的南京市民欢声雷动,欢呼声一浪接一浪,很快响成了整齐的口号声:

“大明必胜!”

“保卫南京!”

“大明万岁!”

“王师威武!”

……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