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抬杠(2 / 2)

北洋 戒念 5180 字 2019-09-07

“难道你想冷淡处理和德国之间地关系?”沈静问道。

谭延笑了笑说道:“也不是让你骤然对德国采取冷处理,不过这是一个趋势,目前来说我们地外交需要德国来支持,尤其是我们在处理鸦片、租界、海关的问题上,这都离不开德国的声援……德国在中国没有租界,威廉二世在这个问题上不会跟我们过不去。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等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再考虑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只是从长远来看。除非德国放弃和英国争雄,欧洲局势趋向于和平,否则我们远离德国贴近英国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以威廉二世的自大,想让德国放弃追赶威胁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那是不可能的,这都需要你们审时度势来调整我们的外交政策……”

“还有一个问题,德**事代表团来华,那我们的战争进度和他们也提出和英国一样的要求该怎么办?”

谭延站起来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说道:“我们为了今天这场仗准备了这么多年,一个海参崴还难道要打上几个月?等德国人到达,海参崴早就被我们拿下了!若是德国也提出和英国相同的要求,我们可以与之进行技术交换,或是达成某些协议来作为弥补,当然要价不可能和英国人那么高,毕竟我们现在是友好国家,适当的吃亏还是应该的……”

沈静端起茶杯还是犹豫了一下放下茶杯说道:“海军打了一场大胜仗,这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不过海参崴毕竟是俄国人经营多年的堡垒,虽遭陆军重重围困,但也不宜轻视……”

“文渊,你地意思我明白,打仗的事情是你那些好学生的事情,咱们就用不着太过操心,我们需要的只是结果而已,难道你还信不过自己的学生么?!”谭延笑着说道。

杨超、李俊翰这些中国陆军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总督府侍卫队时代都听过沈静给他们讲课,甚至连读的军事教材都是沈静帮忙翻译的。算起来谭延说沈静是他们的老师也不过分。谭延虽然坐镇吉林,但却很少干预前线指挥,就是陆海参谋部对他们的限制也很少,前线指挥官只是在临时更改作战方案地时候向参谋部递交一份说明就可以了。这也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前线指挥官可以根据战局变化来保证自己的自由度。

沈静摇了摇头笑道:“毕竟是打仗,我对这个不懂,但这仗关系国运,我也不敢怠慢。俄国的那几艘降舰现在在第二舰队派出地几艘军舰的护卫下前往旅顺。我们是修好了后就开始对国人开放呢,还是另有别的计划?”

“先让旅顺的专家们仔细考察一番,这些战舰对我们而言没有多少价值,在我看来买废铁倒是一个不错地选择,不过海军方面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先总结海战经验,旅顺的工程师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俄国的战俘也必须集中到旅顺接受审讯,我们要将俄国人在海战中失败的教训全部找出来,同时也要完善我们自己的军舰设计。所有的俄国主力俘虏战舰都必须要拍照、摄像,资料全部归为绝密档案,就算是德国人也不能得到全部地资料……至于对公众开放俘虏舰只,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大大的提振民心,提高民众对我们政府的支持。但是这些俘虏舰只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行,不然内行人一看就明白俄国人的战舰缺陷在哪里了……”

“这也好,你不知道,今天我刚下火车,国务院那边就连连拍发电报,说国内的媒体都要暴动了,那些记者围着国务院的大门口希望能够拍摄第一手地照片好上报纸,而民众的反响也很大,只是现在消息传的并不是很广泛。我估计到时候将那几艘俘虏舰往天津港或是长江口一摆。保证万人空巷……”

谭延听后笑了笑说道:“我小时候可是听着父亲讲左宗棠平定新疆的故事长大的,湖湘子弟多半都是以左宗棠为榜样。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不过左宗棠是个苦命的主儿,平定新疆只是缓一时之困,这次我们端掉海参崴最起码要让俄国人吞掉我们的土地再吐出来,要知道满清将海参崴等地割让出去,到现在那里还是主要以我们中国居民为主,他们的身份可是尴尬的很……”

“现在就等陆军动手彻底拿下海参崴了,如果这场战争能够得到完美地解决,那对国内地一些反对我们的势力也是极大地震慑,中央政府的权威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陆军地面进攻的准备基本上已经就绪,这次海战发生的比较突然,邓世昌也是抓住了机会将俄国舰队远远的诱离海参崴再聚而歼之。现在海参崴里面只有皇太子号和留里克号两艘主战舰只,就算它们不负伤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总比整个太平洋舰队都在军港里面要好得多,这样我们在进行地面进攻的时候就不用冒太大的风险了……”

沈静笑着说道:“陆军什么时候能够发动最后的进攻?估计多长时间能够解决问题?这些你给我交个底,国务院那边也好做准备……”

谭延听后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事情都是前线指挥官的事,我们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记住军事他们来做主,而政治我们来做主,各司其职!不过可以肯定的说,陆军发动地面进攻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很大可能就在这个星期,而一旦进攻打响,整个战斗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星期……现在天气虽然不错,但是也有很大可能会下雨,这会对进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是要抓紧时间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