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盘野老(2 / 2)

刑徒 庚新 4363 字 2019-10-02

即便是盘野老有名气,这些年过的也不甚如意。

所以,当苦行者向他发出邀请之后,一方面他和苦行者是世交,苦行者地父亲,和盘野老是结拜兄弟。另一方面,他也的确是不想荒废了手艺。又听苦行者说,刘阚求贤若渴,有孟尝君之风……于是就抱着看一看的心思,来到了楼仓。但随即,他就被楼仓的活力所吸引。

而刘阚对盘野老,也非常的看重。

原因就是苦行者在私下里告诉刘阚,这盘野老掌握着一门极其珍贵的技艺,名为七十二炼!

什么是七十二炼?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冶炼技术。

在春秋以前,冶炼技术相对原始,称之为块炼法。以木炭做燃料,热量小。加之炉体也小。鼓风设备也差,因此炉温很低,达不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来的铁,大都是海绵状的固体块。

用这种块炼法打造出地兵器,自然无法使用。

而到了战国末年,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冶炼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虽然这个时期。是以青铜兵器为主,但一些炼师并没有停止进一步的研究。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不断的反复加热。铁吸收了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了夹杂物后,成为钢。

这种钢。组织紧密,碳份均匀,已经适用于铸造兵器和刀具。

盘家经过十二代地苦心钻研,在九炼之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七十二炼的技术。

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的增加了折叠、锻打的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许多次。以战国末年时期,人们所能掌握地材料和设备,盘家最终确定了七十二次的极限。

通过这种手段打造出来的兵器,组织更加细密,成分更加均匀。品质也更加的高绝。

唯一麻烦的就是,这种技术太过繁琐,花费甚巨。想要打造出一件好的兵器,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钱帛,更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普通人根本花费不起,也耗不起这个时间。所以并不是非常流行。再说了,此时的青铜器正值巅峰时期,用七十二炼之法打造出一件兵器的花费和时间,可以打造出百件优良地青铜兵器。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愿尝试七十二炼。

盘野老的不得意,一方面是因为律法,但最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他的双手,将七十二炼之法推广出去。再加上他对兵器的质量要求很高,一件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好的兵器,也许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件劣品。如此一来,找他打造兵器地人越来越少,直到如今声名全无。

七十二炼的技术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阚也不清楚。

但是通过苦行者的介绍,刘阚敏锐的觉察到。这种所谓的七十二炼技术。恐怕就是数百年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百炼钢的雏形吧。所以。当盘野老查探了水质归来地时候,刘阚率领亲信部曲,出楼仓城十里迎接。把个盘野老感动的,当时就泪流满面,向刘阚效忠。

这时代的人很狡猾,但也有后世远远无法比拟的淳朴和忠厚。

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许多人的骨子里。越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越是不得意地人,就越是容易被感动。后来,盘野老听说刘阚手中有一把神兵,就请求一观。哪知道刘阚把赤旗取出之后,盘野老竟忍不住放声大哭。这赤旗……竟然就是出自盘野老祖父之手。

当年盘野老地祖父,为锻造赤旗,耗尽的心血。

亏得当时阚家有那个资本,千金求得一把神兵,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支持。

盘野老地祖父,当时的大末炼师盘金,竟使用了还只是一个概念的百炼之法,这才打造出了赤旗。

不过赤旗打造成功后的第二年,盘金就病故身亡。

那百炼之法,也就随之失传。盘野老看到当年祖父耗尽心血而锻造出来的神兵,自然格外激动。

也正是这一把神兵,让盘野老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阚。

派人从大末将家小全部接到了楼仓,盘野老好像焕发了第二春一样,整天介的精神抖擞,格外兴奋。

刘阚看完了盘野老绘制的战车改造图纸以后,递还给了盘野老。

“盘老!”

刘阚想了一想,沉声道:“我楼仓如今共有兵车五十四辆,一并交由你来改造。另外,我希望由你来掌控铁庐,我还有一些小物件,需要你来费心。这些东西,绝不能轻易流传出去。

花费多少钱帛,耗费多少时间……

我都不在乎!我只有一个要求,在没有得到我允许之前,铁庐里的秘密,绝不可被人知道。

我会命令吕释之在铁庐外围警戒。没有我的命令,除了你父子六人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铁庐。对外,你只说是为我打造农具,如果有人询问,你就立刻告之行者,行者当知如何处置。”

这言下之意,就是要提防奸细。

虽然不明白刘阚这个命令的真正意图,但是盘野老和苦行者,都感受到了刘阚话语中的认真。

盘野老立刻起身回道:“请都尉放心,只要我在一日,就不会让人知晓铁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