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经济融合(1 / 2)

大唐仙师 水无形 0 字 2021-11-01

 “经济的融合还是重中之重!”沈晨愁眉苦脸地看着自己写下的一大堆方案,最后拿起《经济篇》来,仔细地审视着。

思想的融合实在太慢,慢到需要无数个日日夜夜才能完成,就算到了后世那种信息极度发达,华夏民族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照样有对此不屑一顾的人,更别说是大唐这种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每个七八十年根本下不来。

当然了,也不是说就不要思想的融合,而是因为思想融合时间太长,所以只能慢慢来,急不得。

但是,经济的融合却是可以很快进行的,只要让草原人民的经济体系和唐人做到一体,不用十年,唐朝现在所实行的铁钱、铜钱、金钱三位一体的货币体制就能把草原融合进来。

在沈晨的思维里,反正就是一个国度,何必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呢?

毕竟草原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念,那就是简简单单的牛羊马,也是最质朴的以物易物的价值观念,在这样的价值观念体系下,三位一体的货币政策几乎就如同四维生物对三围生物的降维打击一样,直接把草原现行的价值体系摧毁,然后成功繁殖。

唐朝的货币体系早在李二时期就已经开始摆弄了,只不过由于技术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不得已之下,李二只能暂时放任民间铸币。

然而,现在却是到了不得不收拾回来的地步了。

“把我的奏疏发给陛下,让他尽快在边疆地区设立大唐银行,对所有货物进行货币兑换,并且尽快找人来和草原小可汗商议金银法则。”

沈晨把手里的文件递给程处弼,仔细地吩咐道:“你要记住,找个机灵点的,给陛下带话的时候,记得嘱咐一句,草原既然已是我大唐的草原,草原百姓便是我大唐的百姓,所谓关税,需尽快撤除,免得失去草原部落和商人的融合之心。”

“其次,还是要尽快设立草原行政机构,我的建议是不要弄什么安北都护府都督府那一套,直接将草原设立为一个道,行制如同大唐十道,派遣刺史等,在草原上行我大唐律法,开我大唐学校,教我大唐书籍,并行我大唐一切制度。”

“另外,再让学院和朝廷商议一下,尽快开通一条铁路线过来,加强草原与中原的联系,不论货物还是草原百姓,两者互相往来,皆以唐人自居,久而久之,不超过三代人,草原便是我华夏之草原,任凭任何人也难以颠覆!”

在沈晨看来,草原问题一直是各大王朝的问题之一,那就是把草原和中原分割开来,如果说汉朝时候还力有不逮的话,那么,明朝和清朝时期,已经具备基本的民族概念的时候居然也没有半点改变,还是把草原和中原文明当做两个外族和异族,这就不对了。

虽然他们在面对草原的时候还是处于一定的劣势,但是,后世那个强大的国度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难道外部环境就很好?

当然不是,当时在半岛上打着仗,在国内同样也打着仗,各民族的矛盾同样很尖锐,但那个正当就是用大无私的手段包容了一切,然后才有逐渐融合为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华夏民族!

此时的大唐,在面对草原和几乎所有外族的时候,都是压倒性的,不论制度还是武功,都足以让周边个民族和国内各民族畏惧。

在这种时候,下大力气,施行民族一体的概念,让疆域内的百姓都成为大唐的百姓,而不是疆域内的异族,是最好的时候!

程处弼听不懂沈晨所讲的,但他相信,大唐的朝廷里一定有可以听懂沈晨说法的人,为了完成任务,他亲自挑选了一个自己的侍卫,十分机灵,还通晓一些笔墨那种,带着沈晨的亲笔信和策略,还有奏疏、话语等上路了。

而在这个时候,大唐的朝廷里则响起了一道道惊呼之声,然后就是死一般的寂静,哪怕是高士廉这个对手,也吓得魂不附体,战战兢兢。

那个老东西,他居然在朝议上提起这个,他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