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零八节 新法家(1)(2 / 2)

一上来,他就给其他人来了一个下马威。

“学生尝闻,管子曰: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还故意拿眼看了一下儒家的诸派系。

被他这么一瞧,儒家众人,都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果不其然,在下一句,华元就忽然提高了声调,话锋一转,说道:“若天变其常,地易其则,寒暑相离,阴阳倒转呢?”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在华元嘴里,变得如同理所当然一般。

别说儒家,就连法家的盟友黄老派都是怒不可遏。

龙有逆鳞,人有痛脚,学派有固执的己念。

儒家和黄老派,都是崇古派。

根本容忍不得这样的话语。

但是,没有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华元就接着说道:“自轩辕皇帝以来,时移世易,五行轮回,寒暑相离,天变地易,数次之多!”

“故,三代不同法,五帝不相复礼!”

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堵死了所有人非议的通道。

更将法家的身份,做到了诸子之首。

道理很简单——既然三王都在变法,都在变化,那么我们法家才是三王的真正传人!

尔等渣渣,还不赶紧跪下膜拜真理?

而且,这个华元还有意无意的在儒家身上踩了一脚。

因为当今天子,曾经在一道诏书之中说过类似的话。

而紧跟着的下一句就是——故孔子对定公以涞远,景公以节用,哀公以论臣。

看看——连你们的祖师爷都在变化。

而更重要的是,如今不比以往,华元的说辞,是建立在海量的研究和数据之上的。

少府的太史令衙门以及太常的有司,这些年通过整理竹书以及石渠阁中的大量典籍记载,然后,出版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三代论述》。

在这本书里,通过对历史记载以及诗书的相关篇章的考证,证明了,春秋时期,比现在热的多,冬天来的更晚,夏天时间更长的事实。

更要命的是,这个华元,还扶了扶自己头上戴的法冠。

法冠最早源于楚国的王冠。

而楚国的这个王冠设计,来自于楚文王猎获的一只獬豸。

而春秋史书之上,不仅仅楚文王。

还有许多国君猎获各种如今在中国已经难觅踪迹的珍奇异兽的记录。

儒家典籍之中,更记录了孔子获麟绝笔的事实。

而在如今,通过对这些记载的研究和考证。

这些史书上的许多生物,在现在,都能在南越以及南越更南方的丛林中寻获。

这就更证明了一个真理——古代比现在更温暖!

事实,总是能说服人的。

特别是当没有人捂住你的耳朵,遮住你的眼睛的时候。

哪怕你不想承认,但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事实!

是以,当华元当众将这个事情说出来,还结合上法家本身的道理时。

儒家和黄老派,都显得尴尬无比。

而上首的刘彻则是微微笑着。

这也算是他这些年来做的一个事情吧。

儒家和黄老派不是天天吹三代吗?

现在,三代的事实摆在眼前,你们是尊三代先王,还是遵从自己的利益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

连带着,刘彻对华元的印象,一下子就爆棚起来。

“此人,可堪雕琢啊……”刘彻对着汲黯道:“朕还缺一个尚书郎,为朕整理图册,朕看,此人就不错……”

汲黯连忙恭身道:“臣会在石渠阁之后,征辟此人!”

刘彻听了满意的点点头。

而演讲台上,华元却在继续说着。

“今之天下,迥异于三代也!”

“北有匈奴稽粥氏,残暴害民,为中国之大患!”

“南有交趾丛林,西南群山之间,不识王化者,沐猴而冠,自立为王!”

“远方更有大夏、身毒之国,大秦、安息之土!”

“自太宗以来,寒暑之变,大河之决,间者有岁!”

“诸公,当此大世,实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

“此时不变,更待何时?”

这话一说完,公卿列侯们,立刻就纷纷鼓掌。

原因很简单,这些话说到了列侯们,尤其是新兴军功贵族们的心坎里去了。

世界这么大,征途如此远大,当然要找一个办法,来改变目前的格局。

让他们有更大更自由的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与空间。

而且,历史证明了,法家与战争,就是一对双生子。

法家需要战争,来发展和壮大自己。

战争也需要法家来推动和策动!

新时代,需要新制度、新思路和新法家!

…………………………………………

今天三更!

求月票!

现在月票告急,请求各位读者老爷火力支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