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十一章 泄愤(2 / 2)

及至回到慕府,还不到亥时。</p>

柏松堂里,众人吃着干果点心说着话,气氛极为和睦。</p>

见贺启暄和慕嫣然这么早就回来了,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欢喜,唯有慕老太太和慕昭扬的脸上闪过了一抹微不可见的诧异·转而就消失不见了。</p>

贺启暄兴致勃勃的去和慕容言几人凑到了一起,而慕嫣然,凑到慕老太太耳边说了句悄悄话,方带着白薇和梨白回了阁,去更换了家常的服饰。</p>

再回到柏松堂,正逢榕哥儿讲自己从书里看来的笑话。</p>

笑话只一般,可难得的是榕哥儿讲的好,绘声绘色不说,面上的表情也配合的极好·及至抖出了包袱,屋内众人尽数笑的前仰后合,便连隔壁桌猜拳斗酒的几个人,也都听得忘记刚才出了什么拳。</p>

再回过神来,免不得要被身边众人罚酒。</p>

一时间,柏松堂里的笑声,顺着掩下的屋帘飘出,飞到了九霄之外。</p>

“五弟,如今已经娶了媳妇,以后的大年初一·便不用二姐姐替你编平安络子了吧?”</p>

回头便看见慕容谨凑在媳妇儿薛氏耳边说悄悄话,薛氏笑的眉眼弯弯的,说不出的开心,再回头看慕容谨时,眼中也含着无穷的情意,慕嫣然心中替他高兴,话语中,也不禁多了几分打趣。</p>

面色赧然,慕容谨回头看了薛氏一眼,方回着慕嫣然的话道:“二姐姐做给弟弟的东西·自然跟旁人做的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的。”</p>

说罢,慕容谨站起身走到锦桌旁·拎起酒壶斟了两杯酒,端过来递了其中一杯给慕嫣然,“二姐姐,这杯酒,弟弟敬您,感谢您这么多年对弟弟的照顾,也希望您和王爷白头到老,希望二姐姐一家幸福美满直至终老。</p>

看着面前已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慕容谨·慕嫣然的面前·却似还是那个仰着头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甜甜的唤自己“二姐姐”的小孩子。</p>

含笑应着·慕嫣然回头看了一眼目光灼灼看着自己的慕容谨和薛氏,柔声祝道:“也希望你们一世顺遂。”</p>

旋即·慕嫣然又添了一句,“早生贵子…···”</p>

听了慕嫣然的话,薛氏顿时羞红了脸,而已经饮尽了杯中酒的慕容谨,也止不住的咳了起来,眼中尽是羞赧。</p>

热热闹闹的到了子时,外头已经响起了震天的鞭炮声。</p>

孩子们早已兴奋不已,争先恐后的奔去了院子里看烟火,大人们也各自起身,披好厚裘出门站在了廊檐下。</p>

柏松堂的院落里,管家早已带着下人们摆好了要点燃的烟花和爆</p>

榕哥儿带着几个大些的弟弟,人手持着一根香,走到了院中。</p>

及至远处依稀响起了寺里的钟声,几个孩子相视一眼,俯身点燃了烟花爆竹的捻子,飞一般的窜回来站在了各自的父母身旁。</p>

火树银花一般的璀璨中,众人迎来了景熙六年。</p>

再回到柏松堂,外头已经一片安宁。</p>

又陪着慕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屋里的人便各自散了,带着孩子们回屋去歇息了。</p>

将柳氏送回明徽园,慕嫣然,而贺启暄,已经有些醉醺醺的了。</p>

“嫣儿,这样的日子,便是我最向往的,以后,等咱们老了,咱们也会有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一大家人,和和美美的在过日子,嫣儿……”</p>

醉言醉语的说着,贺启暄的眼中,尽是憧憬。</p>

喝醉酒的人,最是大力无比,和白薇佩云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将贺启暄弄到暖炕上歇下,慕嫣然只觉得疲惫不已。</p>

一夜好梦。</p>

再睁眼,天色已经亮了,身边,贺启暄已经醒了,正眉眼带笑的看着自己。</p>

展颜一下,两人相继起身,带着几个孩子去了柏松堂。</p>

用罢早膳,宫里的马车也已经到了,送来了玫儿和芊芊两位公主,贺启暄和慕嫣然便带着孩子们去了落山别院,如那日一般,和美的吃了一顿极为惬意的年饭。</p>

“皇上的病情,可有好转?”</p>

趁着歇息的功夫,贺启暄和慕嫣然寻到了杜之末。</p>

摇了摇头,杜之末坦言说道:“微乎其徵····”</p>

闻言,两人面上并未显出一丝失落。</p>

十年的毒,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解了的?</p>

如今能有解毒的法子,已经是万幸了二十八那日来,知晓景熙帝再未咳血以后,贺启暄和慕嫣然的心中,已经连着念了无数遍菩萨保佑,如今这样,也是意料之中的。</p>

“大概什么时候,才能知晓皇上的身子需要调理多久的时间?”</p>

贺启暄沉声问道。</p>

思忖了一番,杜之末谨慎的答道:“怎么也要半年才行。如今,皇上仅仅是止住了咳血可体内的毒,却无一丝变化,总要等有了变化,才能据此判断。”</p>

点头应下,贺启暄又叮嘱了杜之末许多话,才和慕嫣然回到正殿。</p>

景熙帝和皇后又赏了几个孩子许多东西,正殿内一片和睦,景熙帝和皇后相视一笑,眼中尽是淡淡的安慰。</p>

第二日便是初二,按着旧例是要进宫拜见太皇太后和太后的。</p>

想及除夕夜宴时的不愉快,慕嫣然的心中就有一丝发憷。</p>

“别担心……”</p>

马车里,贺启暄安慰的拍着慕嫣然的手,“人老了,性格自然会古怪些,太皇太后如今性子愈发孤僻,从前的那几位太妃,如今也不大和太皇太后亲近了,她一个人,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趁着人多,自然要发泄几句。咱们去也就几个时辰而已,很快就可以出宫了。”</p>

点了点头慕嫣然回以一个柔美的笑容。</p>

到了永寿宫,太后正和襄王妃以及皇后的母亲秦夫人说话。</p>

行了礼起身,说了会儿话,以太后为首,一行人便去了寿康宫。</p>

寿康宫里,也难得的热闹,昔日的汝宁侯夫人,如今的赵夫人南宁侯府吕夫人清远翁主和长平郡主母女,以及都城里一众有头有脸的诰命夫人俱数在此。</p>

见太后带着贺启暄和慕嫣然来,原本满脸笑意的太皇太后顿时耷拉下了脸。</p>

本就心中有疑,那些猜测太皇太后和景熙帝祖孙关系不合的人,暗里打量着太皇太后的脸色,互相之间眉来眼去,心中也顿时有了计较。</p>

俯身行了礼,迟迟不见太皇太后叫起,太后径直起身,又叫起了身后诸人,泰然自若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中。</p>

一旁,太皇太后的面上愈发不喜。</p>

不欲搭理太后,太皇太后转而看着贺启暄,面色愠怒的说道:“朝政之事,何等重要?皇上轻而易举,便交由你摄政,是对你的信任。可你别忘了,皇上与你,先是君臣,才是兄弟,莫要仗着自己如今荣耀无比,便目中无人。你不劝着皇上收回成命,反而兴致勃勃的安坐于乾安殿处理朝政,这便是你作为臣子的本分?”</p>

“臣……”</p>

抬眼看着太皇太后,贺启暄的话刚开口,便被一旁的太后打断了,“祖训有云,后/宫不得干政。皇上既然有此决断,定然有他的道理,太皇太后如今安然养老便是,何必为了这些事,而违了祖训呢?”</p>

“你……”</p>

脸色震怒,太皇太后怒目瞪着太后,胸口也剧烈的起伏着。</p>

“皇上此举轻率至极,是对列祖列宗的不孝,是对大梁万民的不义。撇开朝政不说,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上登基五载,后/宫之中至今还未有皇嗣,只此一条,便是他大大的不孝。”</p>

说罢,太皇太后的眼神,似刀子一般剜向太后。</p>

太皇太后的话音落毕,下首处的一众诰命夫人,便窃窃私语起来。</p>

只觉得面皮发热,似是她们都在嘲讽的说景熙帝,说大皇子和小皇子的相继早夭,太后只觉得心里淤积了一口恶气,让她无法宣泄。</p>

</p>

想及大皇子虽羸弱却孝顺不已,软软的唤着自己“皇祖母”,还说长大了要好生侍奉自己。想及小皇子在襁褓里时澄澈的眸子,像是望进了一潭湖水一般的心中舒畅,再想及景熙帝消瘦的面庞和帕子上鲜红的血迹,以及几位神医小心翼翼的回话。</p>

太后望向太皇太后的眼神,也顿时带出了几抹肃杀的凌厉。</p>

欢快的年节里,寿康宫里,因为全天下最尊贵的一对婆媳间的争锋相对,使得前来磕头拜年的朝臣和外命妇们,不欢而散。</p>

比预想中要早出宫了一个多时辰,马车里,贺启暄和慕嫣然的面色,却前所未有的沉重。</p>

“皇上和皇后中毒的事,怕是就快掩不住了,太皇太后一再当众教训皇上,太后娘娘必定咽不下去这口气,再加上,这毒还是太皇太后下的,我怕再这样下去,非酿出祸事来。”</p>

贺启暄有些担心的说道。</p>

有些不安的点了点头,慕嫣然惆怅的叹道:“太后,也是一位母亲啊……”</p>

当母亲的,在知道有人害了自己的儿子,而那人还刻意挑衅时,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p>

心中万分担忧,却一时之间想不出法子,贺启暄和慕嫣然的心中,都有些怅然。</p>

夜里,一大家子人聚集在柏松堂喝茶说话,说不出的热闹,外间,却突然响起了惊惧的大喊声:“走水了,走水了······”</p>

众人面色一惊,起身出了院子,抬眼望去,远处火光冲天。</p>

“瞧着,像是宫里的方向…···”</p>

人群中,不知谁低声说了一句。</p>

相视一眼,贺启暄和慕嫣然的眼中,一片惊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