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封王(2 / 2)

贺启暄是远东大将军的近身副将,走在队伍的前方,老远刚一看见城门的时候,他便看见了打着皇宫标识的宫车,跟远东大将军打了招呼,贺启暄一拉缰绳,飞奔到了宛贵妃面前。</p>

“母妃……”</p>

顾不得行礼,贺启暄将手中的缰绳径自丢开,一抬脚跃上了马车,扑到了宛贵妃怀里。</p>

宽大的马车,随着贺启暄的进入,顿时显得狭小拥挤了起来,慕嫣然朝后退了一步,缩在了马车的一角,满眼湿润的看着面前的一对母子。</p>

宛贵妃的眼中,泪水潸然落下,帕子擦拭不及,贺启暄索性抬起胳膊卷着衣袖替她擦将起来,旋即,却打趣的说道:“母妃,别哭了,儿子的衣服可都是粗布做的,回头刮怀了您娇嫩的肌肤,对镜理妆的时候,您又要埋怨儿子了……”</p>

若是从前,贺启暄定然不会如此随意的和宛贵妃说话的,可这般说着,却像母子俩从未远离过一般,宛贵妃破涕而笑,满脸的欣慰。</p>

伸手去抚摸着贺启暄的面容,宛贵妃有些心疼的说道:“黑了,也瘦了……”</p>

大大咧咧的在宛贵妃面前坐下,贺启暄咧嘴笑道:“这是在车里,等回了宫,您就知道了,儿子如今可真真儿是高大威猛,玉树临风呢,只不过您平日里瞧多了美人,看着儿子又黑又糙罢了……”</p>

说到美人的时候,贺启暄不动声色的打量了缩在马车角落里的慕嫣然一眼。</p>

贺启暄的小动作,被宛贵妃尽数收入眼中,回过头看了一眼鹌鹑一般低垂着头的慕嫣然,宛贵妃嗔怒的斜了儿子一眼说道:“人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你倒好,还没娶进门呢,心里就只记得媳妇不记得娘了……”</p>

说的,自然是前一夜贺启暄溜回都城来看慕嫣然的事。</p>

一句话,成功的让某人再次羞红了脸,而一旁的贺启暄,却扬声狡辩道:“儿子可是从军营里溜出来的,可是没办法,想去给母妃个惊喜实在是太难了,儿子除非长对翅膀才行,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母妃要体谅儿子的为难之处啊。”</p>

见贺启暄如此和自己贫嘴,宛贵妃的心里,却像吃了蜜一般的甜蜜满足,伸出手在他头上轻柔的拍了一巴掌,宛贵妃柔声说道:“快回去吧,你如今也是副将了,总不好徇私,忙完军中的事,早些回宫来,母妃做好吃的给你……”</p>

点了点头应下,贺启暄掀开车帘出去了。</p>

跳下马车,趁着放车帘的功夫,贺启暄转过头来看了仍旧缩着的慕嫣然一眼,满脸戏谑的跟宛贵妃说道:“母妃,你宫里这个小丫鬟不错啊,回头赏给儿子做正妃吧……”</p>

说罢,不待车内的二人有反应,贺启暄翻身上马疾驰着远去了,留下了车中一脸羞窘的慕嫣然,和满脸慈爱笑容的宛贵妃,书迷们还喜欢看:。</p>

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宛贵妃心满意足的唤了赶车的太监掉转车头回宫里,一边,朝飘扬起的车帘外张望着已没入人群看不见的贺启暄。</p>

身骑白马的贺启暄,似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极为扎眼,慕嫣然只朝外张望了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一脸淡笑的魅惑男子,似乎周遭的人都失了颜色一眼,慕嫣然的眼中,一瞬间只余下那个浅笑着和身边同伴说话的贺启暄。</p>

收回目光的那一瞬间,面前突然闪过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慕嫣然心内一顿,再抬眼去打量时,已尽是一模一样的背影了,慕嫣然自嘲的甩了甩头,将方才荒诞的想法甩出了脑海。</p>

自前夜看到贺启暄平安归来,慕嫣然的心情,便格外的好,从前人前那个端庄的二小姐,像是一夜之间捡到了宝贝一般,每每见到人都笑的合不拢嘴,而慕老太太和柳氏众人看到,也都跟着一副开心的模样。</p>

十月十七日午时,永成帝在校场检阅了回来的大军,论功行赏的犒赏了三军,随后的那几日,都城里像是过年一般,比平日里热闹了几分。</p>

走在街道上,经常都能看到身着军中服饰的男子带着家中老小在街头逛,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快活模样,让人只是看着,都会觉得幸福和乐。</p>

十月十八日,朝堂上,永成帝又下了恩旨,旨意中,对贺启暄在边关两年的功绩逐一褒奖,最后,封其为龙虎将军。</p>

除此之外,大梁年满十六岁的皇子,均会封王,而贺启暄,在当日的朝堂中,被进封为宣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