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卫觊弄计(2 / 2)

哪知卫凯卫伸手接过印绶:“并非我等不相信你,当此非常之时,我大魏国冒不得此险。此战之后,若证明校尉忠诚,我到时亲自上门致歉,并交还印绶。”

刘靖还待说什么,石韬长袖一摆,转身大步离去。

夺了印绶,逼走石韬,卫凯笑道:“刘将军。眼下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事,我一时越疽,还望将军恕罪。”

此时刘靖只得叹道:“他虽然与西贼诸葛亮等人是故交,但此人忠心不二,颇富才智,屯国之事,向来由他打理,他一离开,只怕我就更难了。”

卫凯道:“我不惧他无才,只惧他有才。当此非常之时,一个是有德无才之人远比一个有才无德之人重要的多。况我大魏人才济济,岂会因少一个石韬而乱了阵脚,来,我们议议屯田细务……”……

骁骑将军秦朗督着新五营中的骁骑,游击两部自幽州快马赶回,来解邺城之围,秦朗乃是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子,小字阿稣。因其母杜氏被曹操所绘纳,所以成为了曹操的养子,很得曹操的喜受爱。在曹操,曹操丕当政时游历各处,增长见识;明帝曹睿时为官司,每车驾出入,朗常随从。秦朗曾带兵抵御边寇,有战功,明帝曹睿生性多疑,喜欢手下人打小报告,经常杀害犯了小错的人,秦朗不加谏止,不进贤人,甚投明帝所好,大见亲侍,数加赏赐,为他修豪华的房屋。四方官吏认为秦朗虽才能平庸,但为帝宠臣,于是多送他贿赂;《魏略》将他归结入《代幸篇》。此次秦朗带新五营北上,因在幽州征战,所以主要出动了原为虎豹骑的骁骑营和游击营。眼下骁骑校尉乃是泰,故大司马大将军曹仁之子,游击校尉曹馥,乃是新近战死的恭侯曹洪之子。曹馥听说父亲战死,痛断肝肠,在幽州就哭昏过去,醒侠后决意报仇,引军南下。

此时初领虎豹骑的曹纯已去世十八年,虎豹二骑也分别改名骁骑和游击,但其强大地战斗力还在,长途奔袭能力之强还是世所仅见,三人领兵南下,过中山国,常山国,入赵国,此时马岱,庞会,邓艾三人正严阵以待。

马庞两家本是世交,父一辈子一辈的情份,此时众小将兵分三路,他们两个主动要求在一起,而邓艾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在季汉一年多,也都在军校中学习。军校中成系统,成体系书籍,战例,和几位大将军的实战经验,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让他感到自己的进境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越是学习,就对孔明等几个人越是敬佩,故而诚心实意的归顺了。此次出并州入冀州,邓艾略施小计,赵国唾手而得,马岱庞会不由得刮目相看,佩服无地。

由于骁骑,游击两军速度太快,行动飘忽如风,战力又强,一般人马根本阴之不住,而赵国新得,百姓很难依赖,又怕曹军绕城而过,所以只能在城外险要处据路而守,邓艾与马岱,庞会商议,决定在城外要道设伏。他们连建十三道营寨,阴击曹军。又按邓艾布置,挖陷井,放刺马钉,设抿马,把这条道路弄得有如铁桶一般紧密。

未几,曹魏骑兵如飞而来,却发现在临一条死路……道路已被完全被破坏,路上设满路障,挖满沟渠,无法纵马,只能下马搬动路障,这时藏在路旁密林中的汉军乱箭齐发,将正在搬动木栅毫不设防地魏军给纷纷射倒。曹魏连攻数次,死伤颇多,若不堪言,这时,军中参军赵亭设计纵火,可惜春夏之交,草木初萌,未能点着。若是曹军就此绕路,最少也要耽误半个月时光,若要突袭,不免伤亡过大,一时秦朗三人不知如何是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