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相攻(2 / 2)

曹丕令前线将士回报,有人说:攻入汉营,眼见脚下是路汉军亦轻易过去,我军一走,便落泥泽,汉军反又杀回,难以抵敌。有人说:汉营中,有巨石之阵,入阵则迷失方向,汉军于其间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军人多有死于此地者。有人说:孔明好弄鬼,我军正攻之间,汉军旗招处,有鬼军自渭水上漂来,口中咆哮如雷,上阵撕杀,刀枪不能伤,只得退避。

曹丕怒道:“想不到撕杀之间,亦中诸葛之计,然而计将安出?”

司马懿道:“陛下莫急。臣早闻孔明有八阵图,可抵雄兵十万,当是此阵也。今其人沿河列阵,不可与争,战阵选择,应使敌就我,不可使我就敌。敌阵虽佳,然仓促难成,不可移动。可暂休兵,陛下遣使至汉营,令孔明割河西之地。孔明与我军之争虽有小胜,实为惨胜,必为我所动,答允下来。”

曹丕怒道:“我倾举国之兵前来,怎会得一河西而去?”

司马懿道:“陛下莫急,此为疑兵之计。善战者,能示以战,示以不战。我军一面与诸葛亮讲和,一面再整兵马,分兵渭北,以攻马超。为臣所测,不出十日,则渭水大减,彼时季汉水军成待宰之牛羊,我军铁骑不用浮桥船只,便可纵横于渭河两岸,郭淮部与骁骑营出动,则马超之败只在倾刻之间。到时渭河以北皆为我有,汇合司马望,水淹长安城,长安难保。为保长安,则渭河南线全军皆溃,诸葛亮必然退兵。到时我军再攻,其人不败,更待何时?”

曹丕问道:“卿怎知渭水大减?可是观天文所得?”

司马憋道:“何需天文。司马望攻长安乃为臣之计,我使其水淹长安城,可笑刘禅只知长安城固,蓄水极难,故不设防。他却不知,司马望拦河建坝,更主要的目的是断了渭水,令季汉水军无用武之地,使骁骑铁军可驰骋渭北。”

曹丕赞叹道:“卿真智计高绝者也。今司马望孤军直抵长安,使季汉君臣心惊胆战,惊惶失据,令诸葛孔明如坐针毡,心思不宁。而断渭水,破冯习马超之计更是出人意料,一石三鸟,有卿在,何愁大事不成。”

当下暂时休兵,遣使至季汉军中,言割地之事。孔明当即点头,与使者细细商谈,并询问魏主意见,然后亲自送之回营,

曹丕得知孔明举动后大笑,以为孔明中计。谁知当夜孔明便举兵来犯,又打了曹丕个措手不及,气得曹丕几乎要下令再次全军出击,为了大局,强自压制心头火气。

本以为兵力占优,却发现正面进攻无法压制汉军,这让曹丕很是有些失落。不过既有司马懿之妙计,他也并不太担心,汉军能来,魏军何不能去?于是他也让诸谋士组织人马偷袭汉营,可惜传递信息的手段没有汉军快速,汉军用信鸽,烟花和孔明灯传递消息,所以往往这边军队才一出动,季汉早就作好地准备,出兵在相应的地方进行防守和投伏了。于是董昭出主意,用几个小队反复出动,却并不当真进攻,使汉军夜夜连惊,疲于应付。然后再出动军马进行攻掠。果然大胜汉军。然而此计再用,却忽然又不灵了,孔明再次将前军营盘完全放弃,魏军要攻汉军,则必入八阵图,入八阵图,则有进无出,一时间魏军又落于只能挨打不能进攻的地步。

正在此时,南方传来消息,征南将军夏侯尚留许晃围上庸,自引军三万破武关、过商县、上洛,向渭南而来。汉军在此方向驻军据险而守,却被夏侯尚挑选精兵自悬崖攀上,破了寨子,直攻过来。曹丕得知大喜,今夏侯尚星夜赶来,参与会战。夏侯尚为夏侯渊之侄,曹丕近臣,两人情同手足,又有联姻之好(其实曹氏本姓夏侯,这联姻有些不妥),素来知兵,曾参予平定冀州,代州,战功赫赫。当魏军击败冯习、马超之后,夏侯尚会成为魏汉会战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诸葛孔明不是神仙,他一个人,如何能敌得过魏军这许多谋士将领,这许多兵马?他劳心费力对抗魏军,保护粮道,维持八阵,已是极难了,如何能抵得住司马懿这数百里之外的一颗棋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