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情!(2 / 2)

发迹 古龙岗 4593 字 2019-09-29

“何贵?”乾隆皱眉问道。

“皇上明见。正是何贵!”和珅答道。

“这个时候上奏折,莫非他也觉得李侍尧该杀?朕可没问他这个知府的意见呀!再者,他跟李侍尧有隙,这个时候也应该知道避嫌才对!”乾隆淡淡地说道。

“皇上。何贵是为李侍求情的……”和珅说道。

“什么?求情?”乾隆眼睛一睁,接着就把手伸了出去:“拿来我看!”

“嗻!”和珅躬身应了一声,双手平托将奏折奉了上去。乾隆接过来,立即就翻了开来:

“臣何贵启奏吾皇:臣细心推勘。平情核议,查李侍尧以大学士办理总督事务。受恩至深至重,乃贪黩行私,赃迹累累,大学士、九卿拟请即行正法,不特问之李侍尧应知罪无可,即臣等亦无不怵目警心,刻刻以李侍尧为戒。惟是李侍既有败露之案,而复有狼藉声名,凡属臣工簠不之事诚如圣谕,不能保其必无,且李侍尧历任封疆,其办事之勤干有为,实为中外所推服。设庸碌者以善于掩盖而幸脱法网,勤能者以猝经败露而决不待时,其情似稍有可悯。查律例开载’八议‘条内有’议勤‘议能’之文,是国家慎重刑章,原有功过相权之典。今李侍晚节有亏,而勤劳久著,可否稍宽一线,不立于处决,出自皇上天恩。……”

……

“想不到这何贵出身粗鄙,这奏折倒是写得中规中矩!”

奏折不长,乾隆没两下就浏览完毕,脸上也不见做出什么表情,但以和珅地那一双毒目,还是看出来其中的一丝欣慰与一丝失望。欣慰,是因为何贵的这份奏章,既合了乾隆现在的心思,又体现了一名官员对国家的忠心,说起来,乾隆对何贵还是蛮护着的,何贵这一份奏章,让乾隆觉得自己对何贵的那一丝看护没有白费,物有所值;而失望,则很明显是为了何贵的官职太低地缘故……小官儿,说话不够份量,在这满朝喊打喊杀的情况下,根本就保不下李侍尧!

“皇上,何贵在此时机进此奏章,倒也是真心为国。其实,在云南之时,他就对奴才说过,想要治罪李侍尧不难,两广之中走上一遭,即使其有九条性命恐怕亦是难逃。然治理国家,人才难得。杀了李侍不难,可国家今后遇到大事,皇上手中就少了一个处繁治剧的能员。奴才当时颇受震动,也想到如今朝廷之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全才实在是太少,若是平时还好,有阿桂以及奴才等人还勉强可以顶上,可阿桂年纪已经大了,而且,如果国家同时发生好几件大事,没了李侍尧,朝廷岂非要捉襟见肘?所以,才没有再深入地查下去。只是将案子大致查清便即结案!可没想到……”和珅又小心翼翼地说道。

“可没想到,李侍尧这奴才竟然如此不得人心,居然闹得满朝文武都要想他的命地结果!唉……”乾隆被和珅这一席话说得一阵慨叹,对李侍也是忍不住一阵恼火。你说你这家伙,有好好的总督之位就老老实实的做呗,有我这皇帝撑着,谁敢把你怎么着?可你到好,骄横跋扈,弄得满朝文武都是怨言。现在就是老子想救你都难!

“皇上,奴才这儿还有一份儿奏折!”看到火候已经差不多,和珅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折子,对乾隆说道。

“还有一份儿?”乾隆一怔。

“皇上,是云南巡抚孙士毅为李侍尧求情的折子!”和珅微笑着说道。

“哦?孙士毅?他不是因为坐视李侍尧贪贿骄纵而知情不报,已经被朕革职了吗?”乾隆问道。

“皇上,新任云南巡抚严希深尚未到任,孙士毅自然只有先行留在昆明,以待交割了。不过,他对自己所为也是颇感后悔,只是,他还是觉得李侍尧最好还是不要杀!”和珅笑道。

“……那他说什么?”

“孙士毅说:李侍尧历任封疆,实心体国,认真办事,在各省督抚中并不多见。其虽晚节不够谨,竟至将两省事务尽入督衙,使巡抚犹如空设,但罪不至死,若皇上开恩弃瑕录用,将来未必没有其报恩之处。……”和珅说道。

“哈哈哈……好个孙士毅,求情告状两不误,倒是亏了一番苦心!”乾隆突然大笑,好一会儿才停下来说道:“也罢。李侍尧骄纵不堪,两广任上,广东广西的两个巡抚也未见有任何奏章将实情上禀,朕也不好苛求了他孙士毅。就让他暂时隆级署理云南布政使一职,将功折罪吧。”

“皇上圣明!”和珅山呼万岁,再次从袖口掏出一方绢帕模样的东西来:“皇上,奴才这儿还有一样东西!”

“你……”一步接一步,没完啦?耍着皇帝玩儿呢?看着和珅这接连的举动,乾隆微微有些不悦。

“皇上,这是何贵派人所描绘的缅甸边境地形势力分布图!”和珅又微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