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行,王严(2 / 2)

发迹 古龙岗 5240 字 2019-09-29

全都是文字狱,也是何贵最为关注的事件。

其实按何贵自己的意思,并不想理会这些,可是,不知道怎么搞地,他老觉得自己在某一天好像也会步上这些受文字狱迫害的人的后尘一样,被乾隆因为某些原因给抓起来杀掉,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凌迟……

“不知道老子是不是害上了被迫害妄想症!”

每每心思转向这边,何贵就要如此自嘲一番,可这样也没用,心思总是止不住往上面拐。这个时候,为了避免忧虑成疾,他就会选择出去走一走,遛一遛!

春天了嘛!

以往在北京的时候,何贵虽然很少出去踏青,不过,环境好就是环境好,什刹海等地方的风景也是极佳。可惜,在兰考就没有那么多的好东西可看了。相比北京,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兰考县紧靠黄河,因为黄河经常性的决口,造成了风沙、水涝、盐碱等多种灾害,所以,尽管属于河南最富有地开封府所辖,兰考县依旧是数得着的穷县之一。不过,何贵来的时候还算幸运,因为这并不是以前电影里焦裕禄所遇到的三年自然灾害之后那更加艰难地时候,这时的大部分老百姓也不至于饿地成群成群出外乞讨。

但是,何贵把兰考选择为自己的“驻点”县的时候,依旧还是让不少人感到吃惊。根据这段时间与京城的通信,何贵也才明白,原来自己选择了兰考县这一穷县当作试验地点,也是乾隆考虑不为难他的原因之一!根据和珅所传达的信息,选择这么一个灾害频生的穷县,显示了他的决心!在这“物欲横流之时”,能够像他这样真心打算干点儿实事的,本就少得可怜,乾隆又没昏到头,自然也心里明白,再者,朝中百官所施的压力也并不算多大,所以他才能一直安稳到现在。

……

洗完脸,换上衣服,走到前院,看到师雨烟正在教训师雪韵、师小海这两个已经荣升为自己小姨子跟小舅子的小家伙,何贵笑了一笑,打了个招呼,径自就出了小院儿。

门口是两棵去年才栽种的泡桐。

既然好不容易来一趟,就不能白来,光是弄什么农村合作社可不行,如果没弄好还不就完蛋了?所以,何贵还准备多下点儿功夫治理兰考的自然灾害,以此邀功。

兰考风沙大,而造林是最根本的防沙之道。所以,何贵就选择了种树。这泡桐,就是他“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能够适宜兰考这里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迅速成材的树种。当初,为了能够大量弄到树苗,他接连跑到开封围着刘墉转了将近一个月,把那老头弄得烦不胜烦,要不是怕耽误了事儿,恐怕就要直接派人拦在巡抚衙门的大门口不让他进去了。不过,总算还好,这老头面子大,已经联系了不少地方,再由开封府出钱运输,去年就已经弄到了一批树苗栽种在了那些查出来的风口上,今年还会有更大量的树种运来。

而在此之前,去年秋季的时候,何贵就已经根据当地农人的经验,在整个兰考县大规模的推行“翻淤压沙,植草固土”的治沙工程。整个工程都被他交由兰考县令齐义元负责,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又有开封府提供的大量农具,兰考县从黄河周围以及县里的河流之中,挖出了无数的淤泥盖沙,如今这种工作已经颇见成效。春季多风,但到现在为止,整个兰考的却已经很少有大的风沙。而且这一招也点醒了那个齐义元。兰考的盐碱地多为黄河水冲淤而成,深层土壤却并非如此。所以,在翻淤压沙的同时,这家伙又带人大批空置的盐碱地翻了过来,将较深层的土壤翻到上面,如此,倒是真的将那些盐碱地又重新变成了良田。

这些可都是功劳,虽然还有些不太够!

……

何贵慢慢地走在槐树屯的村边儿上,不时的跟那些已经熟识的人打着招呼……其实这里的老百姓都很不错的,自从他在这里驻下之后,一个个都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一个个都满是干劲,从没见到一个人偷懒,呃……除了正在村头躺着晒太阳的那一个!

“我说你小子就不能稍微勤快点儿?”

牛四根儿身边正站着一群人,领头的是两个年青人,其余几个是穿着藏蓝色衣衫的随从。何贵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肯定也正被牛四根儿“吸引”着,听那家伙在说着那通歪理。为了避免这家伙毒害了别人,所以,他走上前去直接就给了这小子一脚。

“唉哟!”

牛四根儿叫了一声,转头见是何贵,什么话也没说,眼睛一眯,嘴巴一闭,继续睡觉去了。他倒是不怕何贵找他麻烦。

“喂,你干嘛打人呢?”

那两个年青人正听着牛四根儿的话微笑不语,见何贵出面将之打断,其中一个年纪较小地忍不住问道。

“不好意思,每次看到这家伙在这儿蛊惑人,我就生气……”何贵倒背着手,叹气道。

“呵呵,确实,这家伙所言,倒也确实是让人生气!”年纪大些的那个年青人打量了何贵几眼,又笑道:“‘槐树屯里住知府’,看阁下的样貌打扮,莫非就是开封知府何大人?”

“呵呵,小人物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人。”何贵笑了笑,又仔细看了看这两个衣着华贵的年青人以及两人身后的那几个精神饱满,形容彪悍的随从,“看两位这精气神也不是普通人,怎么会跑到槐树屯这种穷地方呢?”

“也没什么,只是好奇而已!”那年纪大些的年青人又朝何贵一拱手,“在下王行!”“在下王严!”另一个年青人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