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胡昭
初泰十年末刘协终于抽出时间带着群臣拜访胡昭在此之前华歆在刘协的授意下几次以书法为名拜访胡昭暗中流露楚王欲招募他的意思皆被胡昭婉言谢绝。
由于此前中原战事不断刘协根本没有时间参加襄阳名流聚会且胡昭拒绝参加故聚会也拖到了初泰十一年。
天方亮刘协便让蔡琰带着她新写的《骆玉贴》和三千册用上等襄阳纸印刷的典籍协同众幕僚拜访胡昭。
胡昭虽不喜欢结交达官贵族然刘协毕竟是大汉楚王只好接受拜贴率三百余名弟子在6浑山下迎候。
嵩山地势高耸不便乘车而往刘协携众臣骑马沿蜿蜒山路同去连蔡琰亦只能勉强乘一匹性情温良的白马伴在刘协左右一路上两人时常低声窃语。
童渊渐老已经不能再留在刘协身边自己要求回新野教习预备军弓射枪骑之术从初泰九年开始负责刘协安全的就是王越的近卫营、郭慈的重卫营和王熙兄弟、唐家三兄弟的亲卫营。
由于离刘备的地盘不远为防万一此次前往嵩山拜访胡昭郭慈亲自带了五千人满山察搜可疑人员连沙摩柯长期隐伏在嵩山的南卫营都在整个6浑山进行布防。
见到胡昭率门生拜伏在前刘协立刻偕同蔡琰下马亲自搀扶胡昭起身胡昭此时才三十八岁以书法和才学闻名天下刘备前几次相邀都被拒绝初泰九年派的两名说客则都被沙摩柯在嵩山中秘密杀掉。
偕胡昭一起步行上山穿越在群山峻岭之中和青石小路上与青逸山林、漂浮流云共舞的感觉令刘协心中舒爽静谧不禁羡慕起胡昭的生活来。
————————————————————————————————
ps:VIp没有这段内容的。说下胡昭这个人吧为了和诸葛亮分别下我就改他的表字为空明不好意思了。
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o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o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朝廷**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时期。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他因厌恶仕途生涯为避免无休止的郡县察举(察举东汉王朝选用官吏的方法之一即由地方官吏察求“贤材”举为官吏)公府辟召(辟召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启用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属员)就客居冀州醉心于经史书法。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o年)权臣干政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在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招揽人才。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满天下”之称的袁绍闻知胡昭乃颍川名流才华盖世韬略过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但由于他厌恶仕途险恶因而对袁绍之邀“坚辞不就”。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胡昭看出袁绍嫉贤妒能。他为防不测就悄悄地逃离冀州。果不其然未过几日袁绍命人缉拿胡昭可是胡昭早已如闲云野鹤一般躲进了深山老林。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不愿做官“信然不起”。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6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
当时胡昭所居住的6浑山绵延三百里散居着许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百姓。由于散居他们的子弟都无缘读书。这些居民之间常常由于一些琐屑小事而生争斗。胡昭看到这种情况就开馆办学教他们识字、读书使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对山中居民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化解很快使这些居民之间平息了争斗。因为胡昭得高望重教化四方所以他居住的三百里山川逐渐消除了诸如侵害斗殴等不良现象。
胡昭在6浑山开馆办学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南温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当他听说阳翟名士胡昭在6浑山开馆办学后就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因此他与6浑周生结怨当他得知胡昭从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胡昭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o——249年)才从6浑山迁徙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居住。魏国朝臣频频上书请求魏帝召胡昭入仕胡昭都婉言拒绝。嘉平二年(25o年)魏帝曹芳再次派公车特征胡昭入朝闻胡昭在这年病逝这才作罢。
————————————————————————————————
胡昭的空明书院在6浑山顶共有弟子三百六十二人其中多半是本地的百姓其余则都是各地的世家弟子其中就有汝南名家袁氏的子弟在袁绍和袁术被灭之后袁家在大汉的实力降了许多但仍然算是大族此外南阳邓家也很有不少子弟其中就有三国时魏国名将邓艾的族兄邓启。
和历史上的邓家不同在刘协很早入主荆州之后南阳一带并没有战乱皇甫嵩的长期坐镇更使得历史上本该聚集此处的黄巾也不敢进来南阳十余年稳定如初南阳大族邓氏也没有因为战乱而瓦解。
不管怎么样在荆州人材鼎盛之时刘协虽然没有重视诸葛亮、司马懿这辈人材但对他们之后的马良、姜维、6逊、邓艾、凌统、周信等人则重视至极甚至为了得到文鸳在初泰六年招募其父文钦为郡丞为了得到钟会刘协更是用尽心思先以字画书法投钟繇所好再用仁义正统之言最后承诺高官厚禄与侯位封地终于挖钟繇来楚地。
甚至连在这些人之后的杜预都没有放弃杜预祖父杜畿本在洛阳为官在初泰六年刘备关闭商市之前已经专门让伊籍说服到荆州出仕。
唯一的担心就是改变了历史之后杜预还会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其父杜恕现在不过三岁。
总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挖过来再说反正杜畿也是很有才识的学士。
为了培养人才刘协屡次增加襄阳、水镜、江南、益州学府的投资抽调了近百名博士级别的士子进入四大学府授课甚至准备日后在颖上重开颖上书院在授课书籍的选择上刘协将能够找到的经史子集、左氏春秋、法家典籍、兵法典籍、杂家论集、襄阳治略、楚王治略、国商策、五湖策等三千余套书籍用襄阳纸共印刷六万册补充到各学府藏书馆。
对教育的投资刘协从来不敢忽视只要各学府申请钱物从来就没有不批的各学府学者、博士的津贴与各郡太守平齐大贤的津贴甚至和荀彧、张昭不相上下也正因为如此刘协有理由相信无须十年楚地人才就蜂拥群现多到让北方不知道如何应付的地步。
刘协不相信这样重视教育的情况下楚地就培养不出新的荀彧、新的诸葛亮、新的徐庶来。
事实上刘协之所以如此重视胡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教育才能能够培养出司马懿、邓艾这样的人才胡昭自然算得上东汉末年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在随意的交谈中刘协隐约现胡昭虽然表现出精读经史的学识但偶然间也流露出仁法同治的言语令刘协心中大喜。
进入空明书院之后看着书架上摆放在最上面的都是一些很少见的杂家典籍尤其是法家典籍之多令刘协大感意外心中隐约猜测胡昭不出世的原因必和他的理念难获重视有观。
细问胡昭为何不愿出仕胡昭淡淡的说:“空明淡薄随散不愿出仕留在深山中调教弟子亦是一乐!”
刘协不满继续追问胡昭不得已乃道:“不同与世故不求于世!”
刘协牵其入座让各幕僚陪同坐下复问胡昭:“敢问先生对秦法作何想?”
胡昭道:“过于严苛失之仁德!”
刘协继续问道:“汉初刑法如何?”
胡昭道:“与秦法相比虽略轻仍不有失仁德!”
众幕僚正要反口相驳刘协冷眼示意众人不得无礼众幕僚知道刘协一心招募胡昭见其不喜皆不敢言。
刘协又问:“现在刑法如何?”
胡昭道:“更不如前轻重皆不适宜!”
刘协笑道:“那先生以为该如何是好?”
胡昭道:“此乃皇帝和殿下考虑的事情空明不过一介布衣没有思考过这些事情也没有资格过问这些事情!”
刘协大笑道:“先生乃天下大士当忧心天下怎么能不过问这些事情?孤以为天下的兴亡莫说皇帝有责孤王有责孤王帐下群臣有责便是先生和先生这些弟子亦有责!”
胡昭看了看刘协道:“那我说也可以不过恐为人打断请殿下让众位高臣暂避!”
庞统实在忍不住乃道:“既然天下与我等有责我等焉能避之!”
胡昭知道他担心刘协安危毕竟自己是司马懿的恩师且弟子中多与司马懿交好故道:“且让我弟子也告退吧!”
刘协微微一笑道:“先生不必着急可先用茶品文之后再请先生与孤秉烛长谈!”
胡昭面容不见丝毫喜色只淡淡地说道:“那空明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协让蔡琰取过新写的书法帖和蔡邑、钟繇等名书法家的墨贴座中皆是文臣名士人人都好书法各自当众挥墨彼此研赏胡昭兴致高涨当众书写“楚地明王”四字相赠楚王刘协刘协亦提笔书“贤若空明天下难求”赠与胡昭众人又是一番欣喜赏鉴多时。
刘协的字有意模仿张芝草书行文豪气、笔锋飘逸灵动令众幕僚皆是赞不决口连胡昭都忍不住称赞几分又直言楚王未能多加练习基本功差了点。
陈群知道刘协勤奋于军政能有如此书法已经算很了不起忍不住和胡昭辩驳起来。
毕竟是陈群在刘协心中的地位明显不一样刘协也不愿当众喝止只是言语宽慰陈群了事。
胡昭毕竟见识过人见方才庞统、杨修等人反驳自己刘协冷目相逼这个陈群辩驳之时刘协则好言相慰也知道此人地位绝对不是刚才那几个年轻人可以比拟微微收敛言语上先与陈群做了些退让。
刘协领着众臣于胡昭海阔天空长聊并不急着进入主题偶尔谈及天下态势随意说几句便将话题转开令胡昭和众臣聊得还算投机。
至晚间刘协果然与胡昭秉烛夜谈谈到白天的话题刘协道:“孤王身边谋臣广学多识然无一人深悉法家之道实是孤王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