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整装待发(2 / 2)

血沙 闪烁 5745 字 2019-08-17

为此,他就得找出袭击者的破绽,或者是薄弱环节。

这点小事,没有难倒美军。

在罗博特到达之前,美军的侦察机与侦察卫星已经现,袭击者在中央公园附近部署了数道防线,并没大举向哥伦比亚大学进军,只是在岛屿北面安排了部分作战人员,监视曼哈顿岛与布朗克斯半岛之间的河道。

这个情况,立即得到罗博特重视。

在他看来,肯定是袭击者的兵力不足,没办法控制整座曼哈顿岛,才不得不在中央公园设立防线,放弃了岛屿的北部地区。

对罗博特来说,这绝对是个理想的切入点。

让部队从北面上岛,建立起桥头堡,就能迅将大批主战装备送上岸。不管袭击者有多厉害,肯定不是美军装甲部队的对手。

拿定主意之后,罗博特让手下的参谋军官以此为基础,制订详细的进攻计划。

虽然没有拿到总统的直接授权,但是前期部署工作在参联会的决策范围之内,所以罗博特直接向科波菲尔下令,开始在布朗克斯区集结兵力,并且在距离曼哈顿岛较近的地区开辟出了几块供正规军驻扎与准备的场地。

此时,诺里斯正在会见几位国会领袖。

因为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让正规军参与作战行动,所以诺里斯没有跟那几个货真价实的政客纠缠,直接提出了要求。

为了“说服”国会领袖,诺里斯明确提出,袭击生后,美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也就是说,诺里斯要求获得战时大权。

显然,这个要求远远过了国会的接受范围。

虽然国会领袖没有否认诺里斯的观点,本土遭到袭击,美国必须启动战时机制,但是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凭什么赋予总统战时大权呢?

要知道,如果进入战争状态,总统将获得打赢战争必须的一切权力。

在这种状态下,国会将成为摆设,直到战争结束。

面对国会议员,诺里斯也没办法据理力争,因为从法理上讲,他还欠缺一个获得战时大权的必要条件:宣战。

只有在向某个国家宣战之后,美国才算真正进入了战争状态。

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又向谁宣战呢?

受此影响,在讨论到袭击者的身份时,诺里斯留了一手,没有把话说透彻,仅告诉国会议员,袭击曼哈顿的是一群非常强大的敌人。

也就是说,诺里斯暗示国会议员,袭击者很有可能是恐怖份子。

因为恐怖分子不属于某个国家,所以在遭到恐怖袭击之后,不需要向他国宣战,总统就能获得部分战时大权。

早在十多年前,前任总统就用这个办法动了两场战争。

为了尽快取得国会的支持,诺里斯还明确提出,如果因为正规军没有参战,国会必须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

那几个国会领袖也不是傻蛋,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谈到最后,国会领袖做出让步,承诺将在次日的紧急议程中,通过一项临时法案,为正规军参与国内军事行动铺平道路。

获得了想要的东西之后,诺里斯总算松了口气,随即就通知了罗博特。

虽然还没有获得国会的政治授权,但是罗博特知道时间就是一切,所以接到总统的电话之后,他就立即给国内的几支王牌部队下达了命令。

最先出动的是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的航空旅。

按照罗博特的部署,该旅将进驻长岛,出动数十架直升机,运送其他部队的作战人员与作战物资。

随后出动的是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一个陆战旅。

曼哈顿岛上没有大型机场,所有重型装备只能由登陆艇与登陆舰运送,因此得提前部署海军陆战队。

美军的部署行动非常迅,却欠缺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即搞清楚袭击者的底细。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cIA身上,准确的说,是那两名混杂在塔利班武装人员中间的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