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华人社群(2 / 2)

血沙 闪烁 5340 字 2019-08-13

二战之后,日籍华人社群规模急剧缩小,主要战后的日本已是废墟,很多华人都离开了日本。有的返回故乡,有的则远赴大洋对岸的美国与加拿大。直到上世纪七零年代,日籍华人社群规模才有所恢复。

虽然从上世纪末开始,大批涌入日本的华人主要集在关东、阪神与名古屋等地,但是长崎仍然是华裔主要聚居地之一。根据日本当局的统计数据,长崎的华人社团规模已经增加到十五万。

这些人,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社会群体。

“与其他地区的华人社群不一样,日本华人社会更加注重传统化。”灰背豺肯定做过详细调查。“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传统化上,日本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推崇儒家思想,有森严的社会等级等等。不同的是,日本人更加团结,特别是在与国家民族有关的重大问题上,日本人的声音高度一致。必须承认,这是我们欠缺的,更是我们必须向日本学习的。”

“岛国化,有什么好学的?”漠北狼显得不以为然。

“别忘了,英国也是岛国,可日不落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霸主,两百多年间从未被击败过。”灰背豺笑了笑,说道,“你肯定要说,日本与英国不一样,英国是大6化,不是岛国化。可是你必须承认,日本人的危机意识正是我们欠缺的。一个民族没有严重的危机意识,不可能在丛林般的世界里生存下去,更别说展壮大。我们要想走得更远,就得向日本学习。”

漠北狼翻了下白眼,却没有继续辩驳。

“照你所说,日本的华人更加团结?”刘威把话题拉了回来。

灰背豺点了点头,说道:“战后,日本有一段排华时期。虽然在上世纪七零年代,邦交正常化之后,这一势头有所减弱,但是到本世纪初,特别是前些年,日本的排华势力又有所抬头。如果华人不团结,仍然是一盘散沙,早就日本化同化了。当然,团结只针对那些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华人团体。”

“什么意思?”

“也就是那些在日本生息繁衍了一百多年的华人家族。”

“日本还有华人家族?”漠北狼皱起了眉头。

“当然有,长崎这边就有十多个大家族,只不过其有名的,也就那几个。”灰背豺笑了笑,说道,“千万不要低估华人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即便在最偏远的角落里,都能落地生根。”

“哪几个家族?”

“我比较了解的有四个,一是来自台湾的郑家、二是福建龙家、三是广东蔡家、四是四川唐家。”灰背豺思索一阵,又说道,“郑家的历史最悠久,据传是‘国姓爷’之后,祖上是郑宽,清兵入台后逃到日本,在长崎隐居。明治维新之后,郑宽的七代孙郑思明才创建了现在的郑家。因为长崎华人,半数在明末清初逃难而来,所以郑家在华人的地位很高,影响也非常大。”

“竟然是郑成功的后代。”

“都是传闻,到底是不是,谁也说不清。”灰背豺笑了笑,又说道,“龙家是在甲午战争之前移民日本的,世代都是海商。只是展并不顺利,特别是在日本财团成型之后,龙家的地位大大降低,直到最近二十多年才活跃起来。与郑家一样,龙家那些追古溯源的传闻也经不起推敲。”

“另外两家也差不多吧?”漠北狼问了一句。

“蔡家的历史比较短,听说与北洋时期的蔡锷有点关系,只是没有那么露骨。与其他三个家族相比,蔡家最为低调,产业规模也很小。唐家是新兴势力,比较散乱,最早出现在二战期间,战后吸取了一批不愿遣返的在日华工。相对而言,唐家更像地下社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势力。只不过,唐家更加重视传统化。这一点,与香港、台南那些社团非常相似。”

“拜关二爷?”

灰背豺笑了笑,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看样子,这里也是鱼龙混杂啊。”刘威也笑了起来。

“这些都与我们无关,没事的话,我们不用去招惹他们。”灰背豺看了刘威一眼,“虽然长崎华人社团的规模不算小,但是在日本主流社会,华人的地位非常低,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前些时间生的事情,让日本当局提高了对外籍人员的重视程度。没有必要,我们不要与华人社团接触,免得引火烧身。”

刘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灰背豺的意思,转口说道:“我们现在去哪?”

“就在前面,正宗的川菜馆。”灰背豺呵呵一笑,说道,“你是四川人吧?”

“以前是,现在属于重庆,不过我也十多年没回去过了。”

“能吃辣的吗?”

“那是当然,k没有挑食的传统。”

在野外生存训练,别说挑食,有得吃就不错了。再说了,日本饮食以清淡为主,几乎没有辛辣成分。才来的时候,刘威还觉得新鲜,可是呆久了,嘴里都淡出鸟来,早就想换换胃口了。

能在日本吃上一顿地道的餐,也算是一种享受。

要知道,日本菜与餐都属于东方菜系,很多方面与餐比较类似,所以日本的餐馆并不多,不像在西欧、北美那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