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要塞(2 / 2)

中华异史 呱呱叫 10961 字 2019-09-29

林清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的这艘铁甲船是不行的,干舷太低了,根本就不能到远海里去,所以,我们必须加把劲儿,尽快统一中原,并且让那些工匠造出更好的铁甲船来,不仅吨位要大,而且大炮要多,只有那样,海战中才不会吃亏。”

见齐鲸波有些不好意思,秦侃忙站出来,说道:“不一定非要用海军,我们陆军也行啊!只要用船把我们运上岸,没人能够挡住我们,不过,在这之前,一定要先解决北边的鞑子。”

林清华拍了拍身后的那根冷冰冰的栏杆,抓了把雪,在手中捏着,说道:“这么些事情,千头万绪,不能乱来,打仗更不是随便就能打的,后勤、补给、兵员、武器、船只,少一样都不行,目前我们的海军实力还不强,虽然有铁甲船,但只有一艘,而且不宜远航,所以,必须先将鞑子解决,然后再想别的。”

莫不计眼珠子一转,说道:“郑森的舰队相当强大,若是他能同意联合作战的话,那么就好了。”

林清华苦笑道:“我刚才费了半天口舌,但郑森就是不答应,看来他是怕我占了他的便宜啊!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真的联合作战的话,那么我还真要费一番脑筋抽调部队呢!有鞑子牵制着我,我不能专心对付日本,所以说,我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北伐中原,将北面安定下来。”

“元帅,到了!”已经半天没有说话的齐鲸波忽然开口了,他指着林清华身后,说道:“江阴要塞到了,秦将军也该下船了。”

林清华转过身去,看着眼前那连绵十几里的庞大要塞群,心中顿时升腾起无限感慨,他转头对身边的秦侃说道:“秦将军确实很用心,将这要塞经营的如此壮观,看来我的那些钱真的没有白费。”

莫不计赞道:“《号角》上说,这江阴要塞是天下第一要塞,果然没有说错,以前没有见过,今日却一连见了两回,一回更比一回震撼。”

洪熙官看了看要塞的一座最高大的塔楼,说道:“秦将军今日硬要与元帅一同坐船返回,恐怕就是想让我等好好的看看你的杰作吧?”

秦侃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有那么一点儿意思,元帅以前常说要来看看,但就是没有时间,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进去看看了。”

林清华笑道:“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咱们这就下去看看。”

水兵停稳船,放下几只小艇,送林清华等人上了岸,只有齐鲸波还呆在船上,以应付突发局面。众人登上岸,左顾右盼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江阴要塞群。

林清华站在一座钢筋水泥碉堡的顶部,一边看着远处那矗立在风雪中的碉堡群,一边发出感慨,他向碉堡下面望去,问站在底下的秦侃:“你这个领军将军一个人跟着我们坐船回来,你带去的那些军队没有了将军,不会乱吧?”

秦侃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元帅放心,我带出来的部下没有一个是孬种,有那几个师长带领,那五万大军很快就能回来,那几个师长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即使这里没有我,他们也能把这里守得严严实实!”

林清华知道秦侃是变着法子向他请战,于是说道:“你放心,打仗的事情离不开你,以后有你的仗打。”

众人在秦侃的陪同下,在庞大的要塞中转来转去,不一会儿就转晕了,再加上风雪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进了秦侃的指挥室里。

莫不计站在屋子里,一边跺脚,一边说道:“江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雪,希望不要闹雪灾才好。”

林清华将身上披着的蓑衣除去,并说道:“顾炎武他们早有准备,已经命人准备好了足够的棉衣和粥场,准备将一些无家可归的饥民收留,等天气转暖,再将他们送到河西去,在那里屯田。那河西有塞上江南的美喻,宁夏一带更是灌溉方便,如果有足够的劳力和时间的话,我能将那里建成河西天府。”

当秦侃的卫兵将十几根巨大的木炭放进火盆之后,屋子里渐渐的暖和了起来,众人那已经冻得有些发硬的脸又慢慢的恢复了血色。

正当众人兴致高涨的谈论着未来的战略方针的时候,一名卫兵走进屋子,向秦侃小声说了几句,秦侃随后又到林清华耳朵边耳语了几句,林清华脸上略微有些惊讶,随后说道:“这里都不是外人,就让他们进来吧。”

两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人被几名卫兵送进了屋子,待他们将斗笠取下,洪熙官便看清了来人的脸,他也有些意外,他轻声喊道:“谢铁刚?怎么是你?”

那人显然也很惊讶,他忙向面前的几人行礼,口中说道:“属下参见总舵主。”

林清华笑道:“不对吧!现在你才是天地会的总舵主,我已经不是你们的总舵主了。”

谢铁刚正色道:“属下无德无能,蒙总舵主错爱,命属下出任这天地会总舵主一职,其实在属下的心里,只有总舵主才是天地会的真正的掌舵人。”

林清华摆了摆手,说道:“还是叫我元帅吧!对了,你身边的这位有些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是谁?”

见谢铁刚有些犹豫,林清华加了一句:“这里都是自己人,你放心说出来就是。”

但不等谢铁刚发话,莫不计就站了起来,向林清华禀道:“元帅,无论是什么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属下还是回避的好。”

秦侃也连忙站了起来,说道:“我也有些帐目要算,不如就让莫先生指点一下我的那些师爷吧!”

待他们走后,屋子就只剩下了林清华、洪熙官、谢铁刚与那名年轻人。

谢铁刚将身边那人拉到跟前,说道:“这是我去年收的徒弟,是方护法推荐的,他……”

不等谢铁刚说完,洪熙官猛然想起一人,于是抢到那年轻人跟前,说道:“我想起来了,你是扬州人对不对?”

谢铁刚显然并不意外,他笑了笑,说道:“洪护法也想起来了!不错,他是扬州人,大名张宝,在扬州之时,洪护法、方护法和元帅都曾见过他的。”

林清华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我在扬州见过?……还是想不起来。”

洪熙官笑道:“元帅记性好差,当时咱们在‘天下茶楼’喝茶,那两个儒生互相争执,后来大打出手,茶馆中的人都跑了出去,而一名少年却趁乱将一些糖果点心还有那碎银铜钱装在身上,想带出茶馆,却不料被那茶馆的打手发现,将他倒提了起来……”

林清华猛的一拍自己脑门,对那年轻人说道:“我想起来了!当方世玉跟那人大打出手的时候,你当时就站在旁边看,方世玉一边打,还一边教你功夫的名字,对不对?”

张宝不好意思的伸出右手抓了抓脸,说道:“元帅说的没错,当时我就站在方护法的旁边,看他跟那高丽棒子打架。”

听到“高丽”两个字,林清华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这么些年没见,如今你忽然变成了我的手下,这可真是让人想不到啊!”他看了看谢铁刚,问道:“他目前是……”

谢铁刚禀道:“他不仅是天地会的人,而且也与属下一样,是青衫社的人。”

林清华点了点头,对张宝说道:“不错,看起来你倒是有些门道的,否则的话,不会这么快就成为青衫社的人。”

张宝答道:“回元帅,属下没别的本事,就是能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能从那些公子哥儿、小娘子嘴里套出很秘密的话。”

“哦?”林清华忽然有些明白张宝的具体工作了,他不好再问下去,于是转了个话头,问道:“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谢铁刚答道:“回元帅,是因为追捕童清风的事情。”

“追捕童清风?你们怎么追到这里来了?”林清华更疑惑了。

谢铁刚答道:“回元帅,是这样的,自从元帅打进南京以后,那童清风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虽然官府与天地会、青衫社都在追捕他,但就是找不到一点儿蛛丝马迹,那童清风就好象是钻到地底下去了一样。但俗话说的好,人算不如天算,咱们多年的苦心没有白费,就在一个月前,童清风终于露出了尾巴。”

“哦?他在哪里?”林清华忙追问道。

谢铁刚说道:“原来,那童清风逃出南京以后,并没有远遁他处,而是就在这一带隐伏了下来,并趁着大军在江阴修筑要塞的机会,伪装成民夫,混进了要塞之中,一躲就是一年多,直到要塞建成,他也没有离开,而是一直躲在要塞附近,开了个小铺子,平时买点零碎,有时为附近的窑姐儿拉几个客人,妄想躲开追捕他的人马。不过,就在一个月前,一个原先的童清风手下忽然认出了他,本想敲诈他一笔,却不料童清风狡猾的厉害,先下手将那人杀了,后来那人的几个酒肉朋友发现了此事,便在他们之中传了开来,属下也是从那些人处听来的。”

“哦?一个月前?怎么没有告诉我?”林清华问道。

谢铁刚答道:“回元帅,由于消息只是从几个爱说大话的青皮那里听来的,因此属下不敢相信,后来又仔细的打听了一下,这才去禀报方护法。方护法得知了消息,连忙带人赶来秘密查看,但却发现那童清风已经不知去向,但他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方护法是专门负责这事的,因此便领着咱们一路追了下去,但等追到澳门后,却再也寻不到他的踪迹,方护法这才又派属下连夜北返,准备再在这里仔细的打听一下,由于上次是秘密察访,因此秦将军并不知情,但此次方护法写了手令,命属下带来交给秦将军,让他协助我们察访。”说到这里,谢铁刚从怀中取出封密封着的信,交给了林清华。

林清华看了看信,见确实是方世玉的亲笔,便说道:“你还是交给秦将军去吧,让他协助你们。不过,依我看,恐怕很难查到什么了,童清风一向狡猾的很,他不会留下什么对他不利的线索的。你们回去以后,告诉方世玉,叫他不要着急,可以先缓一缓,让那童清风以为风头过去,这样他也许就会露面了。”说完,他便将信交还给谢铁刚,并让他带着张宝去找秦侃。

等谢铁刚离开之后,洪熙官看了看林清华的脸,发现他的脸色有些异常,便问道:“元帅身体是否有些不适?”

林清华摇了摇头,随后后退几步坐回了椅子上,他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刚才与张宝见面的时候,他那心中的隐痛又被挑起,使得他的情绪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波动。

过了一会儿,林清华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他抬起头,对洪熙官说道:“青衫社确实是越来越厉害了,看来你和世玉的工夫没有白费。”

洪熙官感慨的点了点头,并说道:“是啊!青衫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几乎每一次壮大就要有一次教训,若不是靠着‘胆大心细’、‘持之以恒’这八字真言的话,恐怕早就变成天地会那样的一盘散沙了。”

林清华向那积满积雪的窗户看了看,心中忽然腾起一个念头,于是便问洪熙官:“我让你们青衫社查的郑森与西班牙最近的关系,你们查得怎么样了?虽然我今天问了问郑森,但他并没有说出什么我在意的事情,我只知道,最近一年西班牙从南洋抽调了很多军舰返回本土,而且由于吕宋一带空虚,那里的英国海盗多了不少。”

洪熙官禀道:“最近西班牙人与郑森之间已经没有什么联合进攻的行动了,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查清楚到底为什么,不过,从罗文藻与一些传教士之间的私信来看,应该是教廷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只不过,由于艾儒略在前年年底就病死了,因此我们在他那里安排的密探就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林清华眉头皱了一皱,说道:“可以试试罗文藻那边,看看能否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洪熙官摇了摇头,说道:“恐怕很难。因为罗文藻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神甫,他不可能得到更多的消息,即使是一些他所知道的消息也全部是从别的传教士那里得知的。不过,从他的信中可以推测出一点头绪,教廷从去年开始就在紧张的四处奔波,似乎是准备与那里的一个什么教派打仗,西班牙好象是教廷最信任的盟友,所以西班牙的一些舰船已经被调回去了,但详细情况还不清楚,我回头再去安排一下,看看能否从别的洋神甫那里下手。”

林清华喃喃道:“跟教派打仗?什么教派?莫非是新教?”他在头脑中仔细的搜索着以前的一些记忆,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关于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这场新的战争的信息。“莫非因为我的到来,并且由于上次的长江大战,导致欧洲历史也开始发生了改变?”林清华只能这样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