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节 欧洲“圣地”(2 / 2)

中华异史 呱呱叫 9020 字 2019-09-29

当然了,冒襄肯定不会相信这么文绉绉的话会是眼前的这个混身散发出恶臭味道的马车夫所说,后来他终于知道,马车夫最喜欢念叨的这句话就是那个所谓的“教宗”所说,马车夫只不过是转述而已。

虽然在冒襄听来,这种形容未免有些夸张,但是,当他真的站在山坡上观看这座建在山坳与河谷之间的城市时,他确实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因为在他看来,这座眼前的城市确实堪当这种夸张的形容,那巍峨的城墙,高大的建筑,还有那震耳欲聋的钟声和城内教徒们疯狂的欢呼声,无不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场景,这种场景让他终生难忘。

城市的防守是相当严密的,因为这座城市是这个教派花了大价钱,用金钱和虔诚的教徒们的血汗和生命堆出来的,守卫城市的士兵不得不多加小心。即使只是进入外城,也要受到守卫的严格盘查。

冒襄的相貌和肤色显然引起了卫兵们相当的注意,他们围着冒襄转了好几圈,在最终确认他并没有什么危险之后,终于放他们进了城门。

当马车走过那长长的吊桥,并进入城里之后,冒襄才发现,这座所谓的“圣城”好象还没有完全建好,因为在那城里,还有不少的身穿相同衣服的人在修建建筑,只不过,这些人看起来就象是犯人一般,他们的脚上戴着脚镣,而胳膊上还挂着一个臂章,只不过这个臂章与那马车夫的臂章完全不同,那臂章是一个六个角的星星。

冒襄感到很惊讶,他不敢相信这座所谓的“圣城”里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犯人,所以他向身边的安文思神甫求证。

安文思神甫显然也很震惊,他向那名年轻翻译询问着相同的问题。

虽然冒襄不能完全同懂安文思神甫的话,但是他还是能够听出几句话的意思的,毕竟自己在商船上和地牢中的那段日子不是白过的。

马车夫的回答让他们都很震惊,因为据他说,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罪犯,他们只不过是贱民而已,是天生为高贵的雅利安-日耳曼人服务的奴隶而已,能让他们劳动,这就是对他们最宽容的举动,他们应该感到幸福才对。这些人是他们在战争中俘虏的,有些则是被一些胆大的教徒直接绑来的,而现在他们正在修的东西叫做“凯旋门”,是“教宗”为了纪念不久前取得的那次巨大胜利而建的,而且已经快建好了。

冒襄的整个人愣住了,他无法相信,按照这个教派的教义,某个民族的全体成员都是贱民,他们无法享受常人的生活,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居然只是为另一个民族,甚至是讲同一种语言的人无偿劳动,用自己的血汗供养他们。

比冒襄还要震惊的就是安文思神甫了,他不停的在胸前划着十字,口中默默的祈祷着。

但是,马车夫很快制止了安文思神甫的这些举动,他严厉的警告安文思神甫,不要在这里行天主教礼仪,而要行“圣教”的礼仪,说完,他还向安文思神甫示范了一下,这个礼仪非常简单,那就是将右手伸直,斜着高高举起。

安文思神甫当然是不会这样行礼的,他嘴里咒骂了几句,随后便闭上了眼睛,不愿意再看到周围的一切。

马车晃晃悠悠的行驶到了一座客栈旁边,接着便停了下来。

马车夫吩咐他们下车,在与客栈的人小声叮嘱了几句之后,他便示意他们就住在这里,等到他拿到了许可后,再领着他们进入内城,不过,他临走时又向神甫索要了十块金币的“辛苦费”。

冒襄站在客栈外,望着马车夫那渐渐远去的背影,仔细打量着那远处的内城,很显然,那里的防卫还要严密的多,马车夫和他的马车一直在城门外等了足足一柱香的时间,才被士兵放进内城。

附近没有什么山坡,因此冒襄无法看到那内城的情景,虽然刚才还在城外之时,他站在山坡上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内城,但是那座城市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那山坡离城市也有很远的距离,因此他无法用肉眼看清楚,所以,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内城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已经进入客栈的安文思神甫又从客栈里走了出来,他走到冒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冒,我们进客栈里去吧,这外面的一切实在是太肮脏了,我无法相信,这个邪恶的教派居然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我一定要向教廷仔细的汇报这件事情。”

冒襄叹了口气,转身随着安文思神甫走进客栈。与沿途的那些客栈一样,这里的客栈与客栈中的伙食也是完全免费的,里面被那些新来的朝圣者挤得满满的,多亏马车夫刚才特意叮嘱过那客栈的掌柜,所以他们三人才在二楼弄到了两个房间,虽然房间又小又潮,但是比起外面那些挤在过道里的朝圣者来说,这里已经差不多是天堂了。

冒襄推开窗户,向着远处望去,透过那高高的内城城墙,他仿佛看到了几座尖尖的塔尖,他转过头去,看着那离外城城墙不远处的已经建得差不多的“凯旋门”,嘴里喃喃道:“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此时天色已经晚了,没过多长时间,那客栈掌柜亲自送来了晚饭,与路上的那些客栈一样,对于那些前来“朝圣”的穷人来说,这里的饭菜已经非常的丰盛了,一个面包,一杯茶,而且还有一杯开胃的烈酒,那掌柜还特意拿来了一罐黄油,算做是对于贵客的尊重。

冒襄吃不惯这种黄油,于是只勉强吃了块面包,喝完了那杯味道同样古怪的茶,并将那杯烈酒让给了那名年轻、俊俏的翻译,由于神甫也将自己的酒让给了那翻译,所以,那名翻译喝的很痛快,不多时就已经有些醉意了。

冒襄很吃惊于那马车夫的身份,因为从那客栈掌柜的表现来看,马车夫的地位应该相当高。百思不解之下,冒襄便请安文思神甫帮助询问。

安文思神甫很乐意为冒襄效劳,于是很快带着那名走路有些踉跄的年轻翻译去找那客栈掌柜询问,过了一会儿,他们急匆匆的返回了房间。

马车夫的身份很快就弄清楚了,原来,在这个教派之中,一共分为几个等级,最高的等级就是“教宗”自己,他才是整个教派中不可质疑的主宰,对所有的教徒拥有绝对的权威;仅次于“教宗”的,是一个称为“教务团”的组织,负责主管教中大小事务,其成员全部由那“教宗”任命;“教务团”的下面,就是普通的教徒了,那马车夫就是教徒。

其实说起来,那马车夫的身份地位并不高,但是,由于在外城中的大部分人,包括客栈的掌柜在内,他们大多数都不是教徒,或者说,他们是等待那“教宗”与“教务团”考察的“准教徒”,因此,在他们面前,马车夫就显得高人一等,说话自然有分量了。

冒襄很是奇怪,他不明白为什么那马车夫能轻易取得教徒的身份,而其他的人却还要等,特别是那客栈的掌柜,起码在这里已经一两年了,可是却仍然未取得教徒的身份,这让他非常迷惑,他不知道这个教派是如何分清楚人的民族或者是种族的。

安文思神甫接下来的话解答了他的疑问,原来,那教宗招收教徒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必须满足一些外貌条件,比如说,金发碧眼的德意志人只要承认他的权威,那么就能很容易的成为教徒,而其他的人若想成为教徒,则必须用一套相当复杂的尺子和工具,将头颅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尺寸量清楚,只有合格的才能成为候选者,而即使是这样的候选者,若是没有为教派立过什么功劳的话,那么也不能成为教徒。因此,现在这里的所有准教徒正在等待立功的机会,他们准备为教宗进行一场新的战斗,以便能使自己早日成为正式的教徒。

冒襄还是有些奇怪,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挤破脑袋要当教徒,还是安文思神甫解答了他的问题,凡是正式教徒,除了能够住上最好的房子,并享受到仆人的服务之外,还能领取相当多的金钱,而这正是外面那些光着脚板的人们所非常渴望的,为了这个,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

冒襄心中一阵冷笑,他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说到底,这所谓的“圣教”还是用利益诱惑人们去为他们卖命,与世俗中的那些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怜这些头发不是金黄色的人们,他们中不知道将有多少人为了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死在战场之上,最终得利的恐怕还只是那“教宗”一人而已。

接下去的事情就相当的无聊了,冒襄侧躺在窄窄的床板之上,耳朵里听着房间外面那些闹哄哄的声音,鼻子里闻着从屋子门逢中传进来的浓烈的酒气,眼睛看着坐在床头书桌边正在写信的安文思神甫,心中渐渐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冒襄见安文思神甫已经写完了信,遂问道:“安先生,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安文思神甫显然有些惊讶,他问道:“怎么?冒,你想回去了?”

冒襄叹道:“我总觉得这里古怪的紧,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觉得这里的这个教派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祸患,也许将来你们教廷真的会遇上麻烦,所以,我建议,咱们现在就回去,去向教廷禀报这里的事情,免得夜长梦多。”

安文思神甫摇了摇头,说道:“不,冒。我不会这么快就回去,我来这里并不是来简单的看看的,我还想进内城去,去看看那个邪恶的家伙怎样蛊惑这些可怜的迷途羔羊,看看能否找到什么好的办法,将这些已经坠入歧途的羔羊唤回,拯救他们那可怜的灵魂。”他将那写好的信小心的藏在身上穿着的那件破旧的衣服里,随后对冒襄说道:“冒,如果你想回去的话,我可以马上帮助寻找马车,不过我不能陪着你一起回去了。”

冒襄笑道:“既然你不走,那么我也不走,我也想看看,那个什么‘教宗’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能哄得这么些人跟着他转。”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当那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夜幕悄然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