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夺鼎 第五节 阴谋(2 / 2)

中华异史 呱呱叫 8386 字 2019-09-29

丁魁楚道:“听黔国公说,那天贵堂只跑了三个人,其他的全部就歼。”

“哦……”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追问道:“那天贵堂的头领也死了?”

“是,那陈子豪已然炸成了灰,再也不能扰乱京城了。”丁魁楚有些意味深长的偷偷看了看身边的何腾蛟与堵胤锡。

不出丁魁楚所料,那何腾蛟果然站了出来,他奏道:“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讲吧。”皇帝虽然并不太满意何腾蛟与堵胤锡两人,但现在他手头没有合适的亲将,所以不得不依靠这两人来统率禁军,以与沐天波相抗衡。

何腾蛟说道:“皇上,臣在那潞王谋反之时,与堵将军一同被那潞王关在牢里,若非那陈子豪领人来救,恐怕我等早就死了,由此可见陈子豪实乃豪杰之士,所以臣以为这陈子豪死的有些冤枉。”

皇帝不满的看了看低着头站在面前的何腾蛟,不紧不慢的说道:“何将军所言虽然有些道理,但爱卿需知,这大明社稷可是比之私人恩情重要万倍,为保大明社稷,为防藩镇之祸,那么这林清华就必须交出手中兵权,而那陈子豪则是林清华最为得力的帮手,所以就只能先除去他了。”

何腾蛟正欲再言,却被王坤阻止,王坤道:“何将军义气深重,对于自己的恩人很感激,这是让王某十分佩服的,不过嘛,刚才万岁已经说了,这大明的社稷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

看到何腾蛟被王坤的言语所阻,站在一边不说话的堵胤锡也上前奏道:“皇上,臣也有话要说。”

皇帝有些不耐烦了,他看见身边的王坤向他使了个眼色,只好暂时压下火气,尽量和蔼的说道:“爱卿有话不妨直说,朕是不会以言罪人的。”

堵胤锡道:“臣先谢皇上。”他顿了顿,随后说道:“臣以为,这收兵权之事不能急,眼下这天下还远未安定,北有鞑子窥伺中原,西有张献忠祸乱四川,南边的云南也是地方不靖,急需兵马遏制,而且楚国公的兵马此刻正在扬子江下游抵挡洋夷,实在是朝廷的藩篱啊!所以臣以为这收兵权之事不妨先放一放,等到天下安定了,再收不迟。”

“堵将军此言诧矣!”丁魁楚插嘴道,“对于朝廷来说,那鞑子、张献忠、云南作乱之土司,甚至是那侵掠扬子江的洋夷,他们均为肌肤之疾,而那林清华、黄得功、李成栋等人则是实实在在的心腹大患呐!这些人假若不早先除去,恐怕等他们羽翼丰满之后,就再难以对付他们了。”

“那,假若洋夷打过来了呢?谁人替朝廷分忧?”何腾蛟有些不满的说道。

丁魁楚不紧不慢的说道:“何将军勿要这么大声,小心惊了圣驾。现如今那洋夷已经被包围在太湖边上,看来他们是打不过来了,就算是退一步来讲,如果洋夷真的打了过来,不是还有你们禁军吗?所以将军大可以放心。”

何腾蛟冷哼一声,随即说道:“禁军刚刚组建,虽然兵马不少,可是其中有很多是左梦庚的兵丁,他们缺乏训练,军纪又差,滋扰百姓一个顶俩,可在训练的时候无不是吊儿郎当,想把他们训练成一支善战之师,恐怕没个一年半载不行。”

王坤见丁魁楚有些木讷,便抢上一句:“刚才丁大人不是说了吗,那洋夷已经被挡在了太湖边上,而且他们损失惨重,就算他们想打过来,也是有心无力了!所以何将军不必这么担心。”

“那,要是北边的鞑子或者是盘踞四川的张献忠打过来了呢?莫非他们也有心无力?王公公,你莫非是想将大明置于危险之地?”堵胤锡很不喜欢王坤,他一直认为王坤阴险狡诈,不可与之相谋。

王坤脸色有些发白,他辩解道:“你,你怎么能这样说咱家?咱家可是对万岁忠心耿耿!”

丁魁楚见两人吹胡子瞪眼,生怕他们吵将起来,便忙说道:“二位不可争吵!莫忘了,这是在朝堂之上,是在天子面前,切莫失了臣子规矩!”他向堵胤锡说道:“堵将军不必太过担心,那鞑子如今也是有心无力,况且朝廷派去议和的大臣已经传回话来,说他们已经与那鞑子的摄政王多尔衮见面了,那多尔衮已然答应议和,大不了多给他们点儿好处,相信他们是不会轻易南下的了。至于那个张献忠嘛,流寇一个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将军出马,一定轻易将他消灭!”

何腾蛟见无法说服皇帝,只好暂时改变策略,他向皇帝奏道:“臣以为,那楚国公林清华一向对大明有功无过,先是数次击败鞑子兵马,后又率兵南下勤王,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将,臣以为朝廷若想夺其兵权,那么是否可以留其一命,任其为文官,也可继续为朝廷效力?”

皇帝望了何腾蛟一眼,说道:“莫非何爱卿还记着林清华派人相救之恩?嘿嘿,爱卿可真是个有恩不忘的人啊!”

王坤见皇帝似乎还想说出别的话来,他赶紧拉了拉皇帝的龙袍,向皇帝使了个眼色,同时又摇了摇头。

皇帝虽有些恼王坤多事,不过他也知道不可太过逼迫,遂语气一变,说道:“既然何爱卿替他求情,那么朕也不能驳了爱卿的面子啊!这样吧,等他将手中的兵权交出,那么朕就免他一死,而且还任其为……任其为……”皇帝对于朝廷的官职仍然很是陌生,一时倒也想不出什么好官职,只好将目光投向丁魁楚。

丁魁楚知趣的说道:“皇上,臣以为楚国公确实有功与大明,所以朝廷也不能亏待了他,既然他对于火器十分精通,不如就将其任为工部尚书,并加太保衔,位列‘三公’,以示朝廷不忘其功。”

皇帝不知道这个官儿有多大,他转头望向身边的王坤,见王坤略微点头,遂转过头去,说道:“那就这样吧,就按照爱卿所言,希望林清华能够体会得朕的一片苦心。”他望着何腾蛟,问道:“何爱卿无异议吧?”

何腾蛟明知那所谓的‘三公’如今已经是完全的虚衔,根本就不是什么实权官职,不过,他毕竟认为这已经算不错了,至少能让林清华保住性命。说实在的,他并不看好林清华能够逃出这个陷阱,而且他也认为朝廷的实力已经渐渐恢复,以林清华一个人的实力,恐怕真的难以与之对抗,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实权,保住性命。因而何腾蛟立刻表白道:“臣无异议。”

看到何腾蛟已经不再坚持,皇帝很高兴,他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今晚之议就到此为止吧。何爱卿与堵爱卿二位立刻返回禁军大营,严厉督促兵丁严守城门,不许任何人离开南京城!”

何腾蛟与堵胤锡当即转身退出大殿,而那丁魁楚与王坤却仍然留在了殿内。

待何腾蛟与堵胤锡二人离开,小太监们又将殿门紧紧关上。

皇帝舒了口气,他盯着站在面前的丁魁楚,问道:“怎么样?朕让你问的话你都问了吗?”

丁魁楚道:“回皇上,皇上命臣向黔国公问的话臣已经问了,不过黔国公却不肯将全部计划说出,他只是说自有妙计,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走漏风声。”

“什么?难道朕也会走漏风声吗?”皇帝有些恼怒了。

“皇上万勿生气,黔国公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这样想的,他是怕为臣这样的人走漏了风声。”丁魁楚赶紧替沐天波辩解道。

“怎么?丁大人居然替沐天波辩解?”王坤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莫非你是假戏真做了?”

“臣,臣不敢!”听到王坤这样说,丁魁楚“扑通”一声跪倒了,“臣对皇上的忠心苍天可鉴!臣绝对与沐天波没有任何的私下交往,臣所做的一切均是皇上嘱咐,臣愿一死以表清白!”

听着丁魁楚的脑袋碰击地面的声音,皇帝与王坤对望一眼,随后他望着丁魁楚,和蔼的说道:“爱卿快快起来,朕又没有怪你!”待丁魁楚从地上站起来后,皇帝接着说道:“爱卿的话字字发自真心,这一点朕是知道的,朕绝对信任爱卿。爱卿不必理会别人的话,爱卿继续说下去吧。”

听到皇帝这样说,丁魁楚顿时满脸的感激之色,他说道:“皇上对臣的信任让臣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方能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顿了顿,接着说道:“黔国公说了,他对付林清华的计策还是需要那童清风来办,只要童清风去,就一定能将那林清华诓进城来,一旦他进了城,那么就不怕他不就范!不过,黔国公还有一下策,万一那林清华不上钩的话,那么就没别的办法了,就只有硬拼了,好在镇虏军与洋夷交战甚久,损失较大,而且火药等军需之物极缺,所以只要黔国公的兵马与禁军兵马齐出,就能一举将其荡平,以解朝廷心腹之患!故而朝廷一定要将火药留下,不可送往镇虏军中。”

皇帝觉得此计不错,他点头道:“不错,居然有上下两策,看来这沐天波果然老奸巨滑。”他转头看了看王坤,接着又回过头来看了看那丁魁楚,忽然语气一变,说道:“丁爱卿,你可要把握好啊,你可千万不要忘记了你是朕的人,你所做的都是朕的授意,你可千万不能真的变成沐天波一党了!”

听到皇帝语气严厉,丁魁楚一惊,浑身直冒冷汗,他又“扑通”一声跪下,连连叩首,说道:“臣只为皇上效忠,臣绝没有二心!臣绝不做那沐天波的党羽!”

这回皇帝并没有急着让那丁魁楚站起,他转过头去,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问王坤:“王坤,朕问你,你刚才说何腾蛟将军在黄得功、李成栋的军中看见了沐天波部将王扬祖,这事是真的吗?”

王坤立刻大声回道:“千真万确,老奴愿以性命担保,他确实看见了王扬祖,而且看起来那王扬祖似乎是奉令前往收编黄得功与李成栋的部下,不过好在朝廷已先一步下手,才没让他们得逞。”说完这些话,王坤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跪着的丁魁楚,言有所指的说道:“可惜呀,恐怕有人真被那沐天波的花言巧语给欺骗了,以为那沐天波真的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

丁魁楚当然明白王坤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一言不发的连连磕头,将那汉白玉的地面磕得“嘭嘭”直响,身上的官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皇帝见目的已经达到,语气又变得和蔼,他说道:“丁爱卿,你起来吧。朕知道你是忠心耿耿的,要不然,你也不会听朕的话,去和那沐天波称兄道弟、虚与委蛇了。”

丁魁楚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他结结巴巴的说道:“臣……臣万不敢欺骗皇上,以前臣对沐天波所说的话都是皇上授意的,臣也一直是与那沐天波假意敷衍,绝没有与他狼狈为奸的意思,皇上赐臣的那块免死铁券臣一直带着,要是皇上想收回,那臣马上就交回。”

皇帝笑了笑,说道:“那铁券是稳住左梦庚与沐天波的东西,虽然那左梦庚先死几天,但那沐天波却还仗着太祖赐下的铁券嚣张,让朕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这块铁券你继续拿着好了,给朕继续稳住那沐天波,要是以后真的顺利的办成了事,那么朕就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用明诏赐你一块免死铁券!”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