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火车撞了周瑜的腰(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4703 字 2019-09-28

所谓“有效”击穿意思是箭头可以击穿护甲,但不保证每次都能击穿,而帝地三棱箭头,射得比草

蚊子又狠又毒,鲜卑人可怜的皮护甲在它面前仿佛一

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春季野草初长,不可埋伏,到得夏天,野草吃饱了“天赐草原”丰盛的肥料,发疯似地长得比人高时,伏击和反伏击就成为两支敌对部队的主旋律。

不要以为光是鲜卑人能够伏击我们,我们同样能够伏击鲜卑人。

部队大肆挺进,过后就设下伏兵,鲜卑人一过来,即时触发埋伏,然后大家狠掐起来。

帝精于潜伏之技,杀人本领过硬,决不好惹,鲜卑人如果被他们咬上,不死也掉一层皮。

鲜卑人很难找到良好的伏击机会,曾经两次设伏,结果都被帝的望远镜和狼犬发现,不得不解围而走。

两军交缠,在草原上角逐。

由于以游牧为主,土地承载力有限,养不起密集的人牲,又要秉承分散投资的要求,鲜卑百姓不可能集中在一起,就给帝可乘之机。

毕竟守土有责,鲜卑人的主力不得不跟着帝,帝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即使有地利,鲜卑人比起帝好不了多少,人马消瘦,反倒是帝好一点,虽然也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因为帝的底子好,没有后顾之忧,专心打仗,还有茶砖和盐砖补给。

一直没有发生大地会战。姜维的兵少,无法捉着鲜卑人,进入秋天之后,167师仍是飘忽不定,行踪轨迹却逐渐向东撤离,鲜卑人的心暗地里舒服起来。

但在周瑜的心中,泛起阵阵忧虑,他心中暗下决定。但来年开春,就举族再度西迁!

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吗?

已经是深秋了,大雁南飞,草木渐枯,看来大家都无意打仗了。这一年可以平安过去。

只是鲜卑人作梦也没有想到,三个月前,帝队云集,将星赫赫:华英雄元帅、太史慈军,副将有曹休、冷苞、邓贤、贾华;马超军,副将马、庞德、曹真、郭淮、王平;徐庶军,副将周泰、文聘、夏侯尚、夏侯德、寇封。

诸将如群星映月,大头头,世界第一猛人,帝国皇帝闪亮登场!

皇帝偕同帝国武略皇后曹节。率二十三万骑兵,二十万步兵和民夫亲自西征。他要用牛刀杀鸡,一举解决掉已经情报证实的周瑜!

帝队将要演绎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千里调动!

这次行动的名称古怪。叫做“爱国卫生大扫除”,为了准备本次行动,兵部根据帝国法律,征召了北方几乎70%的火车和最好地司机、养路工、机修等等,还不惜血本,皇帝从他的内库中调出了数以千计的“互联网”,投放到每一个车站去,以加强之间联系。

人事上。以庞统为特命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主持调运事务。工部尚书虞翻连同蒙州(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刺史顾雍给他打下手,监管民间运力和总后勤部工作,皇帝和他们约法三章:干得好重赏,干不好杀头!

庞统有大才,顾雍、虞翻皆为当年江南旧臣,后勤保障乃生命线,不得不慎!

这一次大运输,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一切都得记录下来,分析得失,待以后,就由总后勤部专任了。

几乎没有谁会怀疑帝的胜利,以世人地眼光看来,本来算是p大的一件事,让一个元帅担纲都算看得起周瑜了,但皇帝却急吼吼地要亲征,他谓诸公道:“周公瑾,世之猛虎也,一日不除,朕一日不安!”听得他一说,大家唯有从了。

上百万兵马,真是有的:帝国骑兵人手三匹马,每位出塞的步兵/民夫,都有一匹马,几乎是全马式行动,加上驴子、骆驼,已经过百万矣!都需要用火车去运。

各地的仓库敝开了肚皮,人员川流不息,昼夜不停,将数以万吨的物资:粮食、军械、杂物运走,一些大的中心仓库,本身就有“轻轨”,直接发车送往车站,

物资、人员、牲畜装上火车,火车吼叫着启动,开往3500里之外的目的地!

帝国采取的铁道是复线,即能同时开二趟火车,日夜不停,车轮滚滚,火车向西,向西!

在总调度室里,气氛异常紧张,各地车站不停地将到达车次上报,作出标识,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

为了本次西运,帝国动用了至少三十万人做工,在每一个车站上,都有严谨地站长手执小旗、提灯(夜间)守在站台上,确保每一车辆平安通过。

自青龙六年开建的铁路,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一路都是振臂高呼地士兵,奔赴前线。

火车轰隆隆,在三个月间,将大量兵力安全快捷地送达目的地,中途没有出现大地事故,井井有条,全赖庞统、顾雍、虞翻的全力调度,待结束时,三人个个都瘦了十斤以上-------论+:|去称体重,和以前体重相比,瘦掉多少斤,皇帝就赏他们多少斤的黄金!

……

部队抵达后,迅速展开,呈三路合击之势,中路由皇后亲自领军,这是她第一次掌军印,让贾诩作她军师,徐庶军为主力,多以步兵、辎重;左路军华英雄,率太史慈、曹休、冷苞、邓贤、贾华诸将;右路军由皇帝亲领,率许诸、典韦、马超、马、庞德、曹真、郭淮、王平众将,左右军都以骑兵为主。

堪堪在深秋之初,白霜渐布,姜维师远遁,人马俱乏的鲜卑人重回遮雪之南坡地,准备过冬的时候,庞大的帝国部队突然出现在鲜卑人面前,一时之间,鲜卑人简直是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