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周瑜之讯(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4545 字 2019-09-28

“是!”

八名部族长老被匆匆叫来开会,但令周瑜失望的是大家没有同意他提出的立即集合继续西迁的提议,而是主张等等看。

“好了疤痕好了疼!”周瑜不快地想,但即使是他本人,也没有坚持下去。

更多的消息传来,商队说天朝大军已经西征,一路打过来,将一切土地吞噬,所有部族尽要臣服!

三个长老动摇了,附和周瑜原来的提议,而有个长老却说:“按大人先前的教导,中原王朝即使能逞一时之威,但最终敌不过天时和地远,不可能在草原上站稳脚跟!

那些儒弱的中原人,他们的后勤决定了他们决不可能持久!我们只需要游击,用上打了就跑的计策,汉人如何能在大草原上捉到我们?”

他傲然道:“唯有我们,方是草原的主人!”

诸人皆以之为善,任周瑜智比天高,也万万想不到“火车”的能力(那些帝国来的“商队”,出于某种龌龊的心理,没有说出火车的消息来)。因此周瑜同意了大家地说法,采取传统游牧民族应对中原王朝之策,与帝国开战!

策是好策,奈何时代不同了!

……

西去的列车,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一路绿意无边无际,都是帝国的疆土!

舒适的车厢里,官兵们人人有一个“飞机椅”式的座位。平时可坐,需要时放倾斜,方便休息,还有充足的饮料、热腾腾的食物供应。

条件远远好过以前运兵时地苦况,那是被粗暴地丢进货运车厢,没有座位。更没有卧铺,吃的是的食物,喝的是冷冰冰的水,几天颠弄下来,人人几乎散了架。

本任首辅诸葛瑾大人就是在上任前常规的“驻训”中吃够了这么个苦头,据说他下火车时上牙床猛打着下牙床,格格格作响,连路都走不直,要人扶着走了百米后才重新学会走路。

回去后他叫嚷着要改善,户部遂重新做了计划。交给宫中审批后由兵部实施,因此才在运兵环节让兵们过得舒服。

有这么好地环境。官兵们或坐着安静地看书、手谈,或喧闹地打牌、吹牛。有人半卧着闭目养神,有人在保养着武器,贪吃的兵则往嘴里猛塞东西。

如姜维之类的师团级大官儿,则聚在一起听故事。

一名肩扛一杠三星的军官,原为168中尉参谋,现在是167师参谋,他苦涩地讲述了168的情况。

“在我们前面,有一支200的武装商队先行。主要是讲仁义,先礼后兵!”

“五月间。那支商队就再无音讯传来,无声无息,能够一下子把他们干掉的,肯定有很强大力量,要知道,商队中大部分都是退役没多久的老兵呀。”

“我们不断派出精干的侦察尖兵,但能够回来的廖廖。”

“一切迹象表明,摆在我们面前地必定有一个大部族,不肯服从我们,我们唯有将他们剿灭。”

“到了五六月间,轮廓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那是一支从中原附近迁移出去的鲜卑族余孽,约有十万人左右,和我们地仇恨不可解,因此断乎不能将他们放过。”

“我们集中了168、312师7、578共五个师的部队共七万人,由太史慈将军统一指挥,进入那个鲜卑人称为‘天赐草原’地地方遂行围剿。”

“采取了标准作战方法----总体战!全面打击鲜卑人,但他们非常狡猾,我军百求不可得一战。”

“草原上的作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到得九月(农历),天气转寒,我们就准备退兵了。”

“168按军部的指定路线行事,走在集团的外侧,路过地图上标示的‘百草滩’地界时,不幸中了火攻!”

“那是秋天,草木枯黄,‘天赐草原’的土地非常肥沃,草长得又高又密,草籽多,油分大,一点就着,火势蔓延,

我们燃火自救,试图烧出一个保护圈,但鲜卑人趁火来攻,我们被打败了!”

“幸亏部队比较密集,206师火速来援,与鲜卑人打了一仗,鲜卑人接战不力,只能退走,才把残余的兄弟们救了出来。”

“此后鲜卑人异常活跃,与我们缠斗不休,好不容易才打退他们,后撤六百里才站稳脚跟”

……

听过故事后,有人起疑问道:“师座,我军七万人做不了事情,现在却只派了我们167师,区区一万五千人去打那些鲜卑人……”

“怎么?怕了?”

“怕倒不是怕,只是不解!”

姜维慢条斯理地道:“我们167师的任务并不是打仗。”

“不是打仗?”

“我们地任务是搞混乱,把草原弄个底朝天!”

在场的军官一点就明,顿时明白了他地意思。

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比草原狼还草原狼,比游牧民族还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