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观小朋友的论文(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4441 字 2019-09-28

破而后立!汉王朝的“黄巾起义”实际上对于帝国的影响深远,如果没有起义,皇帝想起事,无疑就会困难许多;还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传统教育,才能够推行皇帝的这一套教育作法;

帝国全部学堂,都是上午上课,下午就没有正式的课堂课了,学生实习、写论文、体育运动、出外参观什么的,增长能力和见识。

现在这一篇小朋友的文章,虽然写得还是稚嫩,然而大致的意思已经齐了,大臣们仔细阅读,只见那里写着:

“市区不宜种植易发病害、不利防火的单树种“纯林”,要种多树种的混交林。

单一树种整齐划一,景观效果较好,种植和保养成本低,然而是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差,一种灾害性病虫发生,就可能对纯林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防火也不利,生态健康差,易发育不良;

多树种的树林种起来不如单一树种好看,但是它们对于防火有利,生态效果好,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强过单一树种;”

论文不是空口白话,有数据有事例,写得整整有条。

例如单树种和多树种林的进价、种植价、以后施肥淋水价钱,人工,还有树种的对比等等,事例则列举了两种树林遇上林火、虫害的损失情况,总之写得很翔实,不是言之无物。

然后给出了切实的处理意见,对于单树种林,要逐步改造成为多树种林,以后应该一开始就选用混交林尽,可能使人工林达到近自然的状态等。

……

整篇论文的水平大约和平行空间的大学生水平差不多,虽然是八岁大的孩子,却照样在待卫的陪同下去认树种、实地调查、查资料,自己动手写。

大家看过,立即谄词如潮,狂赞龙子真够行,做出一篇绵绣文章,诚为天下孩子学习楷模也!

此为门面话,大家都清楚皇帝不会被人糊弄的。

皇帝脸上现出高深莫测的表情,轻声说道:“卿等带回去好好再看看吧,开宴!”

于是菜如流水价般呈上来,自是美酒佳肴,水陆毕陈。

曹皇后乃当家主妇,亲自介绍菜式,特别招呼大家吃“生地冬瓜煲鲍鱼。”中药生地与清暑热的冬瓜鲍鱼清润可口,有生津养阴、清热凉血,且养血、治消渴症之用,为现今适时靓汤。

中药生地性寒,味甘、微苦,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生津养阴、止血养血等作用。

鲍鱼为名贵的海产之一,味道鲜美,营养甚高。中医认为其医疗功能是养血柔肝,行痹通络、滋阴益精、清热明目。

合而为汤,主要取其的清热、养阴的功效。

皇后娘娘玉口清启道:“天气炎热,易上火,诸位大人多喝一点降火汤,对身体大有益处。”

大臣们齐齐心中一跳!

这顿饭吃得极好,大家随意谈论,但皇帝一个字眼都没有波及到诸葛瑾的上书、弹劾案。

兴尽而归,大家向皇帝一家告辞。

诸葛瑾邀马良同车返家,两人秘密商议。

内阁其他三相,鲁肃有自己的原则和看法,程和司马都是热衷权利之人,马良则比较淡泊谦逊,以国事大局为重,因此为相得。

两大臣拿出了小朋友的论文,再一次学习起来。

马良舒服地半躺在豪华大马车厢内(真皮沙发,高级减震弹簧,大平板玻璃窗),平和地道:“陛下用人,乃什么人都用,既有杀人不闭眼,打横着走的家伙们,也有象赵子龙般品德高尚,象小学生守纪律的元帅……”

“群臣之中有张子布(昭)洁身自好的人,还有象庞士元那种肆无忌惮的色鬼,更有象诸葛子瑜那种好享受,好战的家伙……”

“我靠!”说的不是自己么?诸葛瑾生气地用肘一撞他,两人哈哈大笑。

半响,诸葛瑾道:“陛下说了,要多树种林不要单树种林。”

“子龙乃皇帝亲自提上去,我也很佩服他的为人,皇帝用他走南路,也完全料到他会怎么样做,他做出那些事,分分毫毫都在皇帝的预料中!”

马良听诸葛瑾这么说,遂道:“因此子瑜你弹劾子龙并不为美!”

诸葛瑾把手一抱道:“我早知了,我早知了!”

马良微笑着,诸葛瑾做得首辅,岂不清楚?但又不得不上表弹劾,以安其他人之心,毕竟下边群情汹涌。皇帝也心知肚明,帮他解围。

这对君臣真厉害,合演一出双簧。

……

下午,内廷将诸葛瑾的弹劾奏折发还,言称让他修改一下,以后就泥牛入海,不了了之!

……

搞定了这一出,皇帝正在得意洋洋,着令部队准备发动更大的攻势,哪知一个通知过来,他匆匆忙忙跑去一看:“哦吼吼!1,似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