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易过吃蔗(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12522 字 2019-09-28

欲逃跑的林邑人见到有路可行,心中大喜,哪里顾得什么,匆忙踏上不归路!

堪堪过得三分之二路程,曹仁一声令下,立于道路两侧的元军发出了第一次齐射,天空立即被密密麻麻的箭簇所覆盖!

跟着曹仁的是陆战队,元军序列中最精良的部队之一,基本上什么兵器都用得很好,他们带有弓箭,眼下,用弓箭把急于逃命的林邑人射得七零八落!

林邑人欲速而不达,当时逃跑,他们弃了衣甲、丢了盾牌,哪能顶得住元军的夺命箭矢?!

眼看士兵们惊恐万状,入耳尽是凄厉哭喊的惨叫,林风和王三心如刀绞,只得快马加鞭,把身躯缩在马身上狂奔。

一的箭枝射出,这已经不是战斗,而是屠杀!

终于,六千士兵,把身上背的一筒箭(10枝)全部射光。

能向林邑后方的道路成为死路,一堆堆的林邑兵倒在地上,道路上溅满了鲜红的血,能逃出去的只有林风少数百余人,连王三也被射死!

攻下区栗城后,元军继续向前推进,这回打头的是赵云带领的陆战第3师。

当天下午三时,阳光明媚,大地却传来不祥之兆,元军暂停前进。

沉重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大地在颤动着,仿佛地都要裂开,带来的少量战马不安地蹄掌击石,发出低低的嘶鸣。

前面出现了一个个庞然大物,行动虽缓,却是踩得尘土滚滚,吼声震天,其势难挡。

象兵!

巨大的战象,高逾战马数倍,头头都是骨肉健壮,又白又长的象牙尖利无比,捅人必死,如座肉山般向着元军移动过来。

一千五百头战象,每头战象上的象鞍有二人,执弓持矛,气势汹汹地冲来。

看到大象如墙而至,它们那大如柱子的腿,只怕挨一下能把人活活踩扁!元军虽然有心理准备,也是脸色发白,不过无人敢退,上阵之后有我无敌,擅退者立斩当场!

赵云厉声喝道:“不要刺激(它)!按计划行动!”

一大群士兵冲到了阵前,把手中拿的坛子往地上一砸,一坛坛的火油已经在地上流开了,接着有人点着火把,向着火油甩出。

立时在元军与象兵之间,一道火墙燃了起来!

然后锣鼓喧天,在“咚咚呛,咚咚呛”的鼓乐中,元军士兵,客串起“醒狮队”,二十多只画得斑澜醒目的狮子在阵前来回游走,左盘右旋,变化万千。再就是元军点起了鞭炮!

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中,元军以火挡路,以兽吓阻,冲过来的大象迟疑了,停步不前!

元军的神箭手,举起了有二个望山(准镜)的狙击弩,射杀在象鞍上的林邑兵!但他们可不敢射击大象。

他们的准头准得吓人,连射了几十人下来,剩余的象兵在象鞍上缩起身子,拼命发出指令,催促大象前进。

野兽怕火,乃是天性,大象们踌躇不前!

元军前方火油将尽,再来!

元军设置三层方式,先把油坛扔到大象前面碎开,投出火把点燃,然后投掷鞭炮,醒狮队也向大象逼近!不过他们决不对大象进行直接伤害,慢慢向前逼进。

大象发出巨大的轰叫声,甩鼻扬足,向后退去!

好机会!

见到一头大象已经转身,背对着元军,赵云叫过一个有“大地精灵弓箭手”称号的神箭手,下达命令,那个神箭手脸上一脸无奈地执行命令!

举弓,瞄准,放!

“嗖!”

一声尖啸,箭矢飞出。

那头大象甩动着尾巴,露出空隙,箭,就准确地插入了大象的屁眼里!

“呜啊!”那头大象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狂吼!

疯狂地向着象阵中间冲去,象鞍上的象兵拼命使唤也不能令它停下,巨大的振动甚至把象鞍上的二个象兵都弄掉在地上。

象群恐慌了,更多的大象转过身去。

赵云看看身边的传令兵,传令兵会意,强忍恶心,大喝道:“弓手,不要射其它地方,专射那些大象的……屁眼……还有它们走动时露出的……睪丸!”

元军弓手,做梦也没想到要执行这么个龌龊命令,大家齐翻白眼,哭笑不得,却不得不执行!

至此才明白赵将军是个神箭手,自己不射,假手他人,是爱惜羽毛啊,若他射了,传出去,人家不会说他赵云是血色战神,而说;赵云?就是那个专射大象屁眼的将军?!

“嗖嗖嗖……!”

越来越多的大象中招,发出凄惨的鸣叫,向着已阵方向冲去。

畜生就是畜生,习性看头领,当领头大象向后狂奔,其它大象也跟着向后跑,元军趁机对准大象的屁眼和睪丸,射出了一枝枝箭。

上千头癫狂的大象向着后方甩开大步猛冲,后面跟着一群专射大象屁眼的家伙,有些箭射歪,射中大象pp,那没什么,叫做“蚊仔叮大象”,可是有些射中大象尾巴,效果和射中屁眼差不多,可怜的大象高声怒吼,痛得它向前飞奔,有什么撞什么!

一样米养百样人,一些低级趣味的元军箭手,冲上前去,蹲在地上,趁大象走动时,他们用弩专门向上射大象的生殖器,还无耻地发出阵阵哈哈笑声……

射,射,射那个……哈哈,又中了!

……你是猪哦,连续射了六头大象的……

呆在象鞍上的象兵更是凄惨万分,要不掉了下地,被滚滚而来的大象踩成肉酱,要不就是被元军神箭射杀。

很不错,追了十里地,一头头的大象零星四散,以前威武无比的象阵,转眼已成过眼云烟!

林邑兵还是嫩了一点,要是指挥大象的是经验丰富的元军将领,那么他们会先下手为强,把自己的大象弄疯,去冲敌人,嘿嘿……

破掉象兵,元军叫来一些在名单上,平时喜欢帝国的林邑国民,告诉他们道:“路边有很多大象,不少都是受了伤,你们把它们弄回去,养好伤,就是你们自己的了,属于你们的私产,帝国不会动一分一毫。还有,死去的大象,你们找到后,可以废物利用,象肉象牙象皮归你们,先来先得,不过要把地方弄干净!”

元军还教了老乡们如何拨箭,甚至还给了他们一些药品去治大象,老乡们欢天喜地的去了,元军干手净脚继续向前。

这回以林邑叛徒吴添梁带林邑降兵为先驱,吴添梁打了一面旗帜,上书:帝国收复失地!四处宣传:我等原为大汉子民,逆贼区逵擅抢大汉日南郡,建立林邑,今大元帝国代汉,收复失地,名正言顺!”

对着沿路城镇的军队声言:“阵前倒戈,属于起义!帝队收纳你们,承认你们是帝国伟大军团中的一员,享受各项福利,永远光荣!如若反抗,家庭九族,男的杀光,女的为奴,绝不宽贷!”

一路大肆造势宣传,眼看元军势大,林邑人迎风而降,吴添梁还沿路征发壮丁,他的部队竟发展到八千人,号称帝国远征军第五师。这个师,与帝国四个师合攻林邑国都典冲城。

后来,人们就把在一个国家内配合外来部队里应外合,造自己国家反的军队势力称为“第五师”!

林邑国都,气氛极度压抑紧张,街头行人稀少,城头防守严密。

王宫,肥胖如猪的林邑国王区逵,坐在宝座上,愁眉不展。

乐得起来才怪!重镇区栗失守,苦心经营的象兵被轻易击破,眼下元军已经进抵城下,眼看就要攻城。

而且元军还没有攻城,政治攻势已经铺天盖地而来。

叛徒吴添梁叫了一大群林邑人宣传帝国的政策,还用无头箭,射了传单上来,声明投降有好处,不投降死全家的男人,女人由帝国帮忙“照顾”!

城中人心惶惶,区逵疑神疑鬼,总觉得一些臣民看着国王的脸色是怪怪的,似乎在窃窃私语个不停。

区逵召集群臣商量,得不出个所以然,他曾经派了大臣出城去和帝队谈判,不想帝国连使臣也不见,只要求区逵无条件投降方能保做住身家性命。

正说着,士兵来报:“康先生来了!”

区逵冷笑道:“来得好,让他进来!”

康先生名叫康定,是大元驻林邑商会会长。他上到大殿,行了一礼道:“参见大王!”

区逵大声咆哮道:“大元帝国,假仁假义!你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说什么睦邻友好,国家平等,好啊!现在你们帝国公然入侵我国,不顾仁义,你还有何话可说,有何面目来见本王?”

康定微微一笑,懒得和他争议帝国是否假仁假义还是假义假仁,直趋重点道:“鄙人前来,是受帝国远征军前敌总指挥甘宁所托,为保大王平安而来!”

区逵恨恨道:“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康定从容不迫地道:“现在摆在大王面前有三条路!

一、火速迎降,全王族的性命、家财俱可保住,帝国绝不动你们一根汗毛,至于大王,到帝国京城居住,不失伯爵之位也!

二、你们抵抗,抵抗不住,最后投降,帝国会酌情处理,怎么个处理法,鄙人也不清楚,若帝国伤亡太重,只怕不会有好果子给大王吃;

三、你们抵抗,坚决不降,城破之后,参与抵抗之人,全家的九族,男的无分老幼,全部杀光,女的全部被卖为奴,至于大王,同样办理!”

“搞不好!”康定拖长声音道:“会因为大王抵抗帝国,抗拒天朝,我帝国皇帝,把大王您传首九边(将人切成几段,向四方各地发出去),让大家看看胆敢反抗帝国的下场!”

区逵喘着气,陷入了痛苦的思索。

他不应该见康定的,让康定说话,满朝文武本来有七分抵抗之心,被康定连哄带吓,搞掉了四分!

康定对他们道:“各位,只要不抵抗,你们投降,原职任用,不用担心!我帝国发大军十万,先来了四万,再有六万就要登陆,尔等小国,区区之兵,岂能抗拒?另外,大家都见到城外的吴添梁,你们痛恨他吧?他可是帝国的功臣,已经被任命为帝国远征军暂编第五师师长了,有一个吴添梁,可难保有第二个吴添梁。好啊!你们如果参与抵抗,由得你们,自然有人识事务者为俊杰,向吴添梁学习!”

他说的话,假得不能再假,元军此次出战,只出动步军五万;至于吴添梁,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有就有的,然而林邑人却信以为真。

他们面面相觑,国王看着大臣,大臣互相看着大臣,都在怀疑平时哪一些人和帝国的商人接近,哪些人喜欢帝国的东西……

互相猜疑,气氛凝重。

康定吓得他们够了,长揖一礼道:“大王,速下决断,是战是和,明日清晨九时之前,帝国要得到答复,过了九时,若不投降,帝国将会攻城!告辞!”

林邑君臣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帝队已经忙开了,投石车、床弩、云梯、攻城锤……沿城摆开,杀气腾腾的帝队,排成整齐的队形,等着攻城!

将近九时,见城门没开,甘宁两眼射出嗜血光芒道:“好,他们倒是有种,不错,那我们更爽!弟兄们,准备攻城!”

他身边的将领们都发出了冷酷无比的笑声……

千钩一发的时刻,城门,打开了!

一队林邑兵打着白旗,垂头丧气地出来,他们身后,林邑君臣,皆着素服,鱼贯而出。

“哇哈哈哈哈哈!”

甘宁打马冲到阵前,对军队道:“弟兄们,看到了吗?林邑投降了!光荣归于皇帝,光荣归于帝国!”

帝队,行举臂礼,挥舞着手中兵器,爆发出无比狂热的声音:“皇帝万岁,帝国万岁!”

元军进城了!迅速接管防务,控制要地。

王宫大殿上,中间王座已经无人坐了,甘宁和区逵分居左右,区逵向甘宁移交了金印、地图、户口册子。计有二主城、十七小城、三镇,户口八万共三十二万人,兵员二万(元军入侵后扩充),米谷三十五万斛等等。

见区逵心大心细,甘宁安慰他道:“大王不必挂心,只要真心当帝国的顺民,帝国是绝对不会对你不利的!”

他代表帝国,宣布对林邑的处理,政策是宽大的

请区逵带着王族直系,暂时移居区栗城,等大局稳当,区逵带王族坐海船到帝国京城定居。王宫所有财宝,皆属区逵,可自由带走,官府库房的东西,则归帝国所有,用于林邑子民;

所有官员,一律留任,待经过培训,另行安排地方,一样为官,不必担心失业;

投降之军队,列入帝队序列,享受与帝国正式军队同等待遇,经过挑选后,强壮的留下,筛去的军人,按帝人退役的优待条件办理;

……

另外,区逵要连下二道诏书,一道是全国投降诏书,一道是退位诏书,宣布归入帝国。

如此,从法律的角度上,林邑王国合法地归入了大元帝国。

由于帝国并没有打乱林邑的秩序,因此民心安定,没有冲突。

接着,甘宁着人拿着区逵的诏书到各地宣读,接管各地政权。

非常顺利,捷报频传,登陆后一星期内,大部分的城镇都宣布易帜,加入帝国。

甘宁喜不自胜,向坐镇区栗城的帝国总参谋长鲁肃发了一封信道:“或许是我疯了,看来林邑人已经无意抵抗,至少在本地是如此。”

鲁肃回文,嘲讽道:“把‘疯了’后面的字全部删掉!”

他是乌鸦嘴,当有人拿着区逵的诏书到得林邑国与扶南国(位于今柬埔寨至越南南端)接壤的小县城那屯,当地官府贴出榜文,说要归顺大元帝国,不料却激怒了一个人。

此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肉食者鄙,不能谋,小民有忠义,不负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