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龙德施泰德(2 / 2)

“是!”

几个小时之后,德国统帅部即发布了最新的人事命令,任命德国陆军第3集团军统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德中将为德土联合远征军新任指挥官,以接替因身体原因离职的奥斯卡冯.胡蒂艾尔中将。

在命令发布之后半个小时,即将赴任的冯.龙德施泰德站在了辰天面前,地点是奥拉芙宫的皇帝御书房里。

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辰天就从一些历史照片和影响中见过这位著名的纳粹将领,第一次亲眼见到龙德施泰德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年富力强地龙德施泰德在最高统帅部担任参谋军官,和勒布、曼斯坦因等人一起被认为是最有前途地青年军官。

再次见到龙德施泰德,辰天细细的观察了这位已经迈入知天命之年的“老”将,他脸部地肌肤显然没有了十年前的活力,但面部轮廓和从前照片上相比还是要圆润、丰满一些,头上也只有少许白发,那双眼睛倒是一如既往的深邃。

“将军或许并不知道,此前许多人都认为统帅部应该派遣马肯森元帅前去接替远征军统帅一职,但是我和统帅部的将军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辰天的印象里,龙德施泰德是个极具指挥天赋并且记忆力非常好的将领,他也继承了德人的传统——对于政治活动没有丝毫的兴趣,因而在他所统帅的 第三集 团军中声望颇高。

耿直的龙德施泰德果然一点都不拐弯抹角,“恳请陛下赐教!”

“马肯森元帅地能力是勿庸置疑的,年龄并不能阻碍他继续在一线部队担当重任,而且他在资历、经验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说了这些,辰天悄悄观察着龙德施泰德的眼神变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的确有一点点疑惑,但总的来说是相当镇定的。

“但是,我们不会凭资历和经验去评判一个统帅地优劣,这对于保持帝国以及帝国陆军的活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和统帅部的将领们都相信,以将军的能力统帅一支像联合远征军这样规模的军队是完全胜任的,我们愿意将这数十万将士的安危交付到将军手里,同时也希望这是给予将军的动力,而不是束缚将军手脚的缰绳!”

辰天的话语很平静,平静的像是在陈述事实而不是临行前的鼓励。

当然,龙德施泰德需要的只是这种平静的“陈述”和肯定,因为像他这样的职业军人在任何时候都做好了为国效力的准备。

“感谢陛下和统帅部的信任!”龙德施泰德昂首挺胸的说到。

辰天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左手手臂,“好好干,把日本人彻底逐出东南亚,把他们彻底打垮!这样,发生在德国的各种暴力事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才能让德国人民过上真正安宁的日子!”

“是!”龙德施泰德“啪”的一个立正。

“还有其他问题吗?”辰天照例问了一句。

“是的,陛下!请问在远征军的战略上,陛下是否还有什么需要交代?”

看了看龙德施泰德那认真的表情,辰天说道:“不,将军,您现在是远征军统帅,这些事情由您决定,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您,然后等待您凯旋归来!”

龙德施泰德沉默了片刻,语气坚定的答道:“请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不负所托!”

辰天点点头,目送这位踌躇满志的将军离开。

当天,龙德施泰德即搭乘专机离开柏林,并于次日凌晨抵达了位于文莱的远征军总指挥部。

7月14日,根据最新的战场情况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之后,新到任的德土联合远征军统帅冯.龙德施泰德将军发布了进攻命令,推迟了一个星期的吕宋战役终于打响。

四天之后的7月18日,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终于走完了他意义非凡的一生,他虽然没能亲眼看到德国击败这世界上的最后一个敌人,但见证德国从欧洲强国走向颠峰、见证德国海军从区域力量走向世界、见证自己的儿子不断成长并最终登上德国皇位,这一切已经足以让老人含笑而去。——海因里希生前希望自己的葬礼从简,最好能够以海葬的形式让自己这个老海军长眠于大海,辰天没有违逆他的意思,但下令全德国哀悼一天,并在各大小报刊上登载悼念和歌颂性的文章,由于德国的强大影响力,几乎整个欧洲和非洲都在这一天降了半旗。

随后,海因里希的遗体在出生地柏林火化。

带着父亲的骨灰,辰天陪同母亲前往汉堡,然后搭乘巡洋舰“海德”号驶向浩瀚的北海,在隆隆的炮声中,海因里希的骨灰被洒在了生前战斗过并且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帕斯卡弗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