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摆摊(1 / 2)

鱼跃农门 风玖蓝 0 字 2021-10-14

 因为温度还不够低,也只熏了四只兔子,杜小鱼打算亲自去县里摆摊子卖,可正值秋收又是种冬小麦的时候,杜显抽不开身,最后便让李锦陪着一起去。</p>

他今日总算没有穿打补丁的衣服,赵氏看到了笑起来,心知小女儿肯定说了这事。</p>

杜显打量他一眼,赞道,"早该换一身了,多俊的小哥啊!"</p>

夸得李锦的脸一阵发红。</p>

"好了,爹,没见人家脸皮薄。"杜小鱼把兔子用细绳捆了,给李锦提上,自个儿提着根秤,跟杜显夫妇道别一声便朝村口而去。</p>

时至今日,她也认识好些村民了,之前去人家治疗兔子,这村里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一家连一家,不认识都难。</p>

到了车上,便是七嘴八舌。</p>

"倒是很久不见你去县里了啊!这是又换新花样了?"</p>

"咦,是熏兔子啊!"</p>

又有养兔子的人打招呼,"小鱼姑娘下回得空来我家看看,生了好几窝,你看看哪些好做种兔的?"</p>

"...县里有人卖兔肉十三文一斤抢生意啊,小鱼姑娘,这样下去,咱们养兔子可就赚不了多少钱咯!"</p>

说什么的都有,杜小鱼稍作回应,脑子里只在想兔肉降价的事,古代人口增长缓慢,到一定阶段,最近几十年差不多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如今养兔子的人增多,降价是必然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有几个,交通不便利,没有真空包装袋,宣传计划执行不利等。</p>

不然像熏兔子,腌兔子完全可以卖到别的地方去。</p>

这么看起来,只有皮毛是可以稳定的,皮毛存放时间久,就跟绫罗绸缎一样,各处流通都不是问题。</p>

"兔肉至多降至十文钱一斤,到时候养得人少了,又会回涨,基本就十三文钱左右摇摆,至于你们想不想继续养下去,只能自己考虑了,不过皮毛的价格不会下跌。"杜小鱼最后给了一个结论。</p>

车上一时安静下来。</p>

但很快又开始说起各种八卦,娶媳妇嫁女儿,挣大钱,窝里斗,打架,生孩子...其中有一个倒是引起了她的注意。</p>

杜堂在县里赌钱输了银子,别人打一顿赶了出去,说打得人骂骂咧咧,意思是杜堂还欠下赌场大笔银子的意思。</p>

对这个人,杜小鱼除了厌恨还是厌恨,当初要不是杜文渊救她,她早淹死了河沟里了!</p>

他心狠手辣,李氏对他们家做的这些事,背后绝对有杜堂的功劳!说到底,无非是杜家那几百亩田罢了,杜显被赶出家门,长子不在,他这个位居第二的儿子自然最有可能继承。</p>

无非就是这样罢!</p>

真希望他染上赌赢,戒也戒不掉,到时候自食恶果!</p>

辰时末,牛车终于到达县城。</p>

庞诚自打娶了媳妇后便不再摆摊卖杏仁茶了,一来岳母觉得摆摊没面子,二来他已经得到历练,秦氏便出钱在县里开了家杂货铺,让小夫妻俩看管。</p>

杜小鱼寻到杂货铺,问他借摆摊的物什。</p>

庞诚忙要带着去,他娘子胡氏笑道,"你坐着吧,我带他们去。"</p>

胡氏较之以前长胖了点,观之可亲,想来庞诚对她定是极好的,这样的人就算要他欺负人也欺负不来呢。</p>

院子里也收拾的很干净,那小推车完好得摆在杂货间里,胡氏叫李锦推了出来,笑道,"这口锅拿下来换个长木板,兔肉在厨房剁好放上去正好。"</p>

她想得真周到,一只兔子很重,一般人家大抵是不会买一整只的,杜小鱼只留下一只完整的,其他的叫李锦按重量切成大块小块,再取些出来切成更小的小块给人品尝,当然,刀也还是要带过去,以防别人有什么要求。</p>

"姐姐,这两个兔腿你们晚上吃吧。"借了东西自然也要谢谢。</p>

胡氏也不推辞,笑着收了。</p>

三人出来院子,杜小鱼要去集市口,便跟胡氏道别,说晚上再来还小推车。</p>

寻了个位置站好,杜小鱼清一清嗓子就叫开了,摆摊子买东西对她来说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卖香干,到卖寒瓜,早就熟悉的很了。</p>

李锦瞧着她,眼里有惊讶也有敬佩,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越来越了解她的作风,虽然年纪小,可是做事爽利果断,从没有害怕的时候,假如他也能做到如此,那么开店铺也是迟早的事情吧?</p>

他深呼吸了一下,也随着她喊起来。</p>

声音先是很小,但很快就盖过了她,杜小鱼微微笑起来,这个少年总算没有那么拘谨木讷了。</p>

新鲜的吃食总能吸引到人,最近兔肉在县里流行,但还没有熏兔肉这种吃法,立刻便有人上来尝试。</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