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二 炼器 下(2 / 2)

尘缘 烟雨江南 7238 字 2019-08-08

纪若尘与云风面面相觑,均觉有些不可思议。修道为的只是羽化飞升,与人争强斗狠已落了下乘,何况还要在殿前相斗,那岂不是与戏子无异?但细细想来,此举又实是非常可行。[长江中文首发]。明皇素喜热闹,又一心幕道,听得有两大道派肯在殿前斗法,必不肯错过了,那时孙果再怎样寻借口也是推托不掉的。

至于斗法胜负倒是不放在纪若尘与云风身上。洛阳一役,孙果的道行已显示得清清楚楚,任一位真人都能稳稳地制伏他,论弟子门人,真武观也绝非是人才济济的道德宗对手。似真武观这等二流门派,若非攀上了朝廷,哪有与道德宗叫阵的余地?

若在殿前斗法中惨败,孙果又还有何颜面挂这国师一职?那时自当由大展神威的道德宗门人接任,顺带将真武观的产业收了也有可能,可谓胜得兵不血刃。

殿前斗法这四字一出,立刻轻飘飘地绕过真武观的所有长处,使得双方不得不凭真本事互斗一番,实是一针见血。

那孙果也非笨人,想也要千方百计的推托。是以这当中的关键,就又着落在了高力士身上。

云风与纪若尘皆非愚钝之人,略一思索已想明白了当中的关节。要高力士帮忙说来简单,无非是投其所好、供其所需而已,可是两人对高力士几乎一无所知,更不必说知晓他好什么,需什么了。看来若非去找李安,就是得请教这自称通晓天下时务的济天下。\长江中文无弹窗\

还不等纪若尘开口相询,济天下就折扇一张,说起高力士的诸般逸事传闻来。这一开了头,他可就有些收不住了。从高力士每日的起休时辰,日常爱好习惯,直说到他如何帮助哪宫嫔妃争宠,助哪位皇子邀功,甚而他喜好什么颜色,背地里爱用哪种花样折磨宫女都一一道来。

说到兴起处,济天下声色并茂,口沫横飞。那种种匪夷所思之事,直听得纪若尘面红耳赤,目瞪口呆。济天下所说如此荒涎不经,可是细细想来,好像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些事就不存在。只是不知这些逸事,济天下又是如何知晓的?

直至半个时辰后,济天下已说得口中生烟,方不得不道:“大致就是这么多了,。”

看他那意犹未尽的样子,纪若尘生怕他再说上半个时辰,忙谢过了他,与云风离了房间。

一出房门,纪若尘登时觉得神清气爽,耳中轰鸣尽去。随着一阵清凉夜风吹过,他浑身骨头都似轻了几分。纪若尘再侧望云风时,见他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不禁莞尔。

“云风师兄,你觉得这济天下怎样?”纪若尘问道。

云风沉吟良久,方道:“此人虽看似荒涎不羁,但实有大才。你能得此人相助,倒是幸事。只是不知道他本心如何,按说以他如此之才,封相入将均非难事,何以如此落魄?”

纪若尘道:“我也是疑惑不解。\长江中文无弹窗\云风师兄,你看这人会否是深藏不露的修道之人?”

云风摇了摇头,道:“我从他身上看不出分毫真元灵气,应该非是修道之人。不过想来这等有才之士多半个性狷狂,大约是不屑为官吧……”

说到此处,云风停顿一下,总隐隐感觉这济天下身上有些不对,可究竟哪里不对,却又完全说不上来。他索性将这些放在一边,向纪若尘道:“若尘,殿前斗法一事,待我秉过真人们再说。你今日真元损耗太多,先回房修炼补足真元吧。本命法器一事你先不必放在心上,真人们有通天之能,定能为你解决此事。”

纪若尘应了,自行回房去了。

子夜时分,静室之中,盘膝静坐中的纪若尘忽然双眼一开,张口吐出一尊青铜鼎。这尊不过寸许见方的小鼎精致异常,小虽小了,可是细细望去,鼎身上的花纹以及那些似符似篆的文字都一一在目。青铜鼎浮于空中,散放着淡淡青光,映得纪若尘脸上也是青幽幽的一片。

纪若尘心念微动,青铜鼎果然缓缓地转了一圈。

纪若尘本是心中猜想,但这一刻已证实了几分。难道这就是他的本命之器?正因有了它,自己才不能再炼化其它法器?

可是这分明是太上道德宫中一尊弃置已久的铜鼎啊!虽然鼎气出乎意料的丰沛,但那多半是因为年深日久,吸收了太上道德宫内的灵气所致。。若这口鼎真是什么了不得的法宝,又哪会胡乱扔在一个荒僻的小巷中蒙尘落灰?再者说以他当时微末道行,这口鼎哪怕是稍稍看得过去些,还不就得当场逼得他爆体而亡?

所以纪若尘才一直没把这剩余鼎气化成的青铜小鼎当一回事,只觉得它大小合适,操控如意,拿来煮药炼丹都是再好不过。

然而纪若尘忽然想起当日在洛阳之时面对三位南山寺大和尚时,万般无奈之下喷出此鼎,没想到竟然一举击破对方闻名天下的护体禅功。念及此处,不由得又对这口青铜鼎有些刮目相看。且他越想那混沌雷龙的下场就越是疑惑,难道那雷龙之魄是被这口铜鼎给消了不成?若真是如此,此鼎实是非同小可。

但此鼎来历殊不光彩,一旦解说起来多半还会牵出解离诀,是以纪若尘当时犹豫再三,终还是没向云风吐露此鼎的秘密。

纪若尘反复观瞧这口铜鼎,越看越觉得鼎身上那些花纹似是一个个的文字,望上去与构成解离仙诀的文字倒有七八分相似。鼎身上还镌有五个大一些的文字,看位置应是这口鼎的名字。只不过解离仙诀文中之意是自行浮现在他的神识之中,这铜鼎鼎身上的字可就识不得了。纪若尘忽然灵机一动,取过纸笔,将那五个字抄在纸上,又随意摘抄了十几字下来,打乱了次序,准备去问问那无所不知的济天下,说不定能问出些什么来。

第二日清晨时分,纪若尘就将济天下从被窝中拖将出来,含笑说要向他请教文字。济天下初时面色不善,待见了纪若尘递上的一锭大银,登时眉花眼笑,言道你这小子孺子可教,也不是整天埋头修那些仙仙鬼鬼、怪力乱神的东西,还能知道向往圣人之道。

当下济天下披衣来到书房,纪若尘早就将数张绢纸辅在桌上。面对首张绢纸上三个大字,济天下不去认字,先点评了半天纪若尘的书法。

纪若尘虽未怎么练过书法,不过随着真元修为渐长,笔下之字也逐渐有所不同。那几字望去杀伐中透着一丝仙气,确是有些与众不同之处。但济天下只点评书法却不辨字,慢慢地纪若尘就发觉不对了。

济天下面上一红,知道无法蒙混过关,终于咬牙道:“这三字不识。”

纪若尘笑了笑,揭过这一张绢纸。济天下这一次不再考虑书法问题,只是盯着纸上两字猛瞧,看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道:“我知道了!这些字乃是前朝姜尚姜子牙召唤仙兵天将时,那篇祭天祷文所用的文字!只可惜那老鬼私心太重,从不肯将这些文字授人。他死之后,这些上古文字泰半流失其意。幸好我对前朝历史了如指掌,考据详实,这两字倒还是识得的。一个是文字,另一个……另一个该是山字。”

接下来数张绢纸翻过,济天下认出了河,王,日,月,玄,清六字,倒有十一字不识。他盯着最后一字,憋得满面通红,方咬牙道:“这是……这是锅……不对,是鼎……错!是盆!”

书房中忽然不知从哪里响起一声若有还无的金石鸣音,济天下登时两道鼻血就滴了下来,将那张绢纸污了。

纪若尘吃了一惊,一边扶济天下坐下休息,一边在心中自行整理过顺序,暗想道:“文王山河鼎?倒是一个好名字。”

济天下竟能够认得出这许多字,倒是一件意外之喜。纪若尘有心将鼎身上所镌文字一一问来,就算十中只知三四,也是不小的收获。只是今日看来济天下已累得狠了,不好再问。反正时候还长,日后自会慢慢的问出来。

刚出得济天下院落,云风忽然匆匆而来,一见纪若尘即道:“若尘,真人们有吩咐了。”

原来云风刚刚得到消息,紫阳真人命他与纪若尘即刻起行,赶赴长安游说高力士,好与那真武观在明皇殿前一决雌雄。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