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抢修掩体工事(2 / 2)

血战朝鲜 月月逍遥 0 字 2021-10-05

“各排士兵行军途中注意队列整齐,不得随意话,不得骚扰老百姓。”天还没有亮,城中的街道上依旧宁静,部队行军的脚步声在狭窄的街道中回响,指导员郭立军不时约束手下的士兵,中国的军队向来以军纪严明,军容严整,深得民心而著称。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大多数都是中国的主力部队,革命的光荣传统星火相传。</p>

从城北的营地步行到城南郊区,花了大半个时才到达。城南的地形相对于城西城北都要开阔,公路从城西而来,蜿蜒地经过城南郊外,延伸向西南偏南的云山城。</p>

“命令各排按照所分配的任务,分头实施修筑作业。”到达约定地后,连长牛长乐现场勘察了一下地形,同几名排长商议,具体划定了修筑掩体工事的位置,就命令各班排动手开工。</p>

鉴于城南地势较为开阔,公路又在城西南转折向云山城延伸。志愿军的掩体工事选址并没有选在公路转折路口处,而是在城郊结合部一片农田旁的沙石地上,这处地刚好是离开城际公路通往城区道路的必经之地。</p>

“希望这片沙石地不要太硬,二三十米的掩体坑道很快就能挖完。”扛着从后勤炊事班领来的铁镐,李啸天在划分给步兵二班的地段上来回走了几步,又试着挖掘了一下。一排和二排各负责挖掘一百米坑道,一个排四个班,分到每个班就是二十五米,在班与班负责挖掘的地段交界上这时都插上了一面红旗以作识别。</p>

“大家都听好了,我们二班负责的就是这两面红旗之间的地段。”在开始挖掘坑道前,李啸天把手下的五个兵都召集到身旁,“估计大家在以前的训练中也挖过战壕,但是我们现在要挖的是掩体坑道,这难度和出土量都要大得多,大家要有流大汗出大力的心理准备。”</p>

“我们这个地段,按照连部的指示,是要按照环型堡的要求来挖掘,阵地中间部署一门步兵炮,阵地前端部署一门重机枪。”李啸天一边一边用铁镐在负责的地段沙石地上勾画出坑道分布的粗略走向图。</p>

既是环形堡又是步兵炮堡兼重机枪堡,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防御堡垒,连里的士兵懂得怎么挖掘修筑的并不多,参加过解放战争后期战事的李啸天就是其中一个懂得修筑的老兵之一。</p>

“这个大圆圈的位置,大家不需要挖掘,相反还要想办法把地面打实。”又是铁镐又是铁铲的轮着使用,李啸天才在二十多米长的地段地面上,表示出需要挖掘的走向图,“围绕这个大圆圈,按照步兵站姿战壕的要求来挖掘坑道,这个大圆圈的左右两边按照蹲姿战壕的要求挖掘交通壕。”</p>

要修筑掩体工事,可不是几个人挖一下就行,李啸天他们只是先行挖掘掩体中的坑道,等其他排的士兵把木材及石头运来后,再在其上搭建掩体上盖。</p>

“大家一起动手,早挖完早休息,注意一开始不要喝太多水。”李啸天让大家把枪支水壶挎包等暂时放在一旁堆在一起,就带着大家挥动工具挖掘起工事坑道。</p>

战斗中,懂得如何快速挖掘战壕,是一种重要的保命手段,尤其是在面对敌人的飞机轰炸炮火打击时,尤为重要。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这是老一辈革命军事家总结出来的真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