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57)银针术(2 / 2)

陌上行 习惯呕吐 2914 字 2019-08-07

两位太医也洗了手,站在旁查看商成的神情气色,看了一刻,见似乎没有什么事,就也放了心,也坐到桌边端盏喝水。

他们坐下来,祝代春却又站起来。

他踱到商成身边,把银针挨着个轻轻地捻着转了一下,又从自己的药囊里取来一个小木盒,打开盖,拇指食指拈出一些焦黄枯干的东西,蘸点唾沫捻成团,仔细地团在商成额顶的一根银针的针尾上。

这一下,两位太医就更看不明白他到底在做什么。一个太医心眼多,借着观察商成耳后两个部位用针之后的状况如何,俯下身悄悄地嗅了一下那团黄草样的药材;可那药材没气没味的,怎么都分辨不出祝代春在针尾上加的到底是什么药。

祝代春给银针加药也不是每一针都加。商成头上脸上肩头脊背和两条手臂上下被他用了二十多针,他也只是在其中的七八针上加了新药。他加完药,又拿纸做了个纸捻,在油灯上取了火,便依次把新加上的药都点燃。两位太医连出声阻止都没来得及,那比小指甲盖还小几分的一团不知道用什么稀世药材精心粹炼而成的药材,才飘起一缕青烟,就在转瞬间就化作乌黑。

这是什么不得了的药?!

太医是又惊又疑,却又不能询问,隔开两步直瞪着那几根针尾的灵药余烬发呆。

祝代春笑着说:“这不是药,就是晒干碾碎了的灯心草。”他轻轻地弹去几团灯草灰,又说,“去年夏秋时节,我去燕州给他……去给大将军看病,当时也是用这银针之法替他祛邪镇疼。施针看病之余,就和大将军说起这银针术。还是大将军说的,既然《素问》上都有‘针灸’一说,为什么银针术和艾灸术就不能合而为一?我当时还笑他不懂医理胡言谵语。后来回了家,仔细一想,还真是有点道理。不过艾绒做灸时火头炽烈,病人难免筋肉挛结,而咱们用针时的银针又太细,稍有闪失就难免有断针之虞,斟酌了好长时间,最后才取了这个灯心草烧灼针尾取热的办法。”

两个太医见祝代春侃侃而谈并不藏私,登时就对他大生好感。一位太医在旁边的木盒里捻了一撮灯草,闻了闻,问道:“只是灯心草,没有再加别的药物?”

祝代春摇头说:“单取其燃烧时的微热,能顺针直达穴位贯通血脉就好,不须再用什么药物。”

两位太医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就算再加上多少的稀世珍贵药材,也不可能通过一根小小的银针送进病人的肚子里去。而且,听祝代春的口气,再看他敢在商成的头上施针,显然是对这灯草取热用针的法子很有把握。不错,见识了这般针法,这趟枋州之行便不虚了!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