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5)冉延清(中)(2 / 2)

陌上行 习惯呕吐 2916 字 2019-08-07

撒钱的办法又有谁想不到呢?商成失望地摇了摇头。他本来还指望冉涛给他支个好办法的,而且也带有几分考较这个人本事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他对这个进士的期望有点太高了。不过话却不能不接下去,他索然无味地随口问道:“没有别的办法了?”

冉涛沉默地摇了摇头。就在商成准备继续了解县里的其他情况时,他忽然抬起头凝视着商成说:“只要大人能答应我一件事,不出三年,我就能让敦安路不拾遗。”

“哦?你说说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修路!”冉涛言辞铮铮地从牙缝里迸出两个字。“敦安之所以穷,不为别的,就因为东元三年仲夏暴雨山峦崩塌,毁了向南通往中原的道路。北边的浅水瀑一段,南边从苍岭到渠州治下潍县一段,都是艰难坎坷。其中南边尤甚,有多处道毁桥塌几近无路可走。也就因为这条路道艰难,早前经这里南下北上的客商渐渐都改了道,或者取道南郑,或者改途苍庐,到如今商旅几乎在敦安绝迹了。大人刚才说我们穿得差吃得不好,这是实情。不瞒大人,在敦安,一两香能卖一百二十钱,一石谷是一贯二,价钱比上京还贵出一倍,比燕州贵出两倍有余。如此行市,敦安人能不穷?我们当然也愿意穿好点吃好点,顿顿都能沾个荤腥,可商人不来敦安,我们去哪里买上好物事?而且商人不来,敦安的粮食布匹山货毛皮也卖不出去,人们手里没了余钱也没了盼头,又有几个人还会劳苦挣命地卖力气,巴望着过更好的日子?……”

商成一边听一边点头,冉涛说的是实情。要想富先修路,先把交通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事情自然要好办得多,多的不说,就是朝廷的救济也容易送过来……

几个官员都赞同冉涛的主意。一百二十钱的油实在是太贵了!

商成问冉涛:“你们县里为修路的事情做过方案没有?”

“有。”冉涛说。这样的大事怎么可能没案子?他来敦安四年,缴给燕州府和卫署的修路文告至少也有三份,每次去燕州办事,他都要去催问一次,可回回都只有一个答复:不急。案子正在斟酌……

商成马上说:“那你们回头把备案底子送过来,我晚上看一下,明天咱们抽个时间专门商量这个事情。”

听他这样说,几个地方官都高兴得眉飞色舞。

这原本就是他们想求商成的事情,来之前还为此做了不少准备,谁想到新提督这样好说话,准备的东西一样都没摆上来,商成就已经答应了。虽然商成说了还要和他们商量,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事办成的希望非常大。

最大的事情有了眉目,几个地方官的心情明显放松下来。他们和商成一直把话拉到吃晚饭的时候。他们把县城几个最有名的厨子都叫到驿馆里来了,为商成做一桌丰盛得不输与燕州大饭馆的宴席,商成虽然不喝酒,依然是吃得赞不绝口。几个卖力的厨子不仅得到了提督大人的夸奖,还都在衙门领到几百文的赏钱。冉涛他们在兴奋之余也有些遗憾和紧张一一不知道这顿饭能不能让提督真正满意啊;只可惜南城青瓦坊的当家台柱锦娘子有事出了远门不在县上,要是她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