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山寺(2 / 2)

法海见林员外欲言又止,知道他的意思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说话的内容,法海眼睛一闭一睁开“慧新,去将我禅杖拿来,出去时把门关上。”

“是,师尊”慧新说完便关上门离开。

法海见状,“林员外现在可以说了吧。”

林员外见禅房内只有自己夫妇和法海大师在,便将事情来龙去脉说出来,“事情是这样的”。原来林员外有个女儿年芳十八,在去年一次外出游玩的时候结识了一位书生,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林员外知道之后生怕传言出去会败坏自己门风,便断然反对两人来往,将女儿锁在家里。然后林员外在得知书生家境贫寒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便以金钱为诱让他主动放弃自己女儿,书生权衡良久终于答应了林员外的要求拿着钱进京赶考去了。当林员外满心欢喜告诉女儿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知道她死活不相信,还认为是林员外赶走了书生,林员外苦口婆心的劝导不仅没有打消女儿的念头,还让她走了极端,在一个雨夜里性格刚烈的女儿穿着嫁衣上吊自杀了。

发现女儿自杀了的林员外夫妇悲痛欲绝,在自责与后悔当中安顿好女儿的后事。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哪知道时间过去不久,林员外就发现自己女儿的鬼魂居然就徘徊在她原来的闺房里面不肯离去。

法海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天地有序,人伦有常。你女儿即便是亡魂不安,难道她还敢害你们不成?”

“那到没有,但是她却以吓唬下人为乐,家里几个下人都被她吓的不轻。为了避免传出家宅里闹鬼的消息,我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几个下人稳住不要外传。”林员外无奈的回应法海。

“那你知不知道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面对法海的问话,林员外迟疑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她想要找个人结冥婚才肯离开,可是我听说结冥婚伤天害理,所以才来向法海大师求教。”

法海一听到结冥婚便知道林员外为什么来找自己了,他这是左右为难呐,既想要送走女儿也不想因此给以后埋下祸根,“阴阳相隔,人鬼殊途。结冥婚只会害人害己,遗祸后人,万万不可。这样吧,我走一趟,亲自去超度她轮回转世。”

法海倒不是突然之间大发慈悲,而是有着他的考虑的。这一来他既然穿越成了法海,那他就要按部就班的把白蛇传的剧本演完,毕竟这天上可是有着漫天神佛的。没有足够力量还不听话的下场,完全可以参照某只猴子,法海可不想要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二来他顺顺利利的完成了白蛇传之后,才好开始自己的长生之望不是?

虽然现在法海得到的信息还少,还不知道这世界进展到了哪里,白素贞有没有到来?不过法海也不着急,守株待兔就是了,反正法海的一切都已经被自己全部继承过来,出去走走超度一个鬼魂也不耽误什么,闲着也是闲着不是?

法海走在前面打开门带着林员外夫妇,一出门就看见慧新拿着禅杖等着。左手接过禅杖,“慧新,你随同我一起去吧。”

“是,师尊。”

法海回头向着林员外夫妇做了一个请他们先行的手势,“两位,请。”

林员外作出受宠若惊的姿态,“使不得,使不得,大师先请。”

看见林员外客气,法海心里吐槽,我倒是想要先走,但是我不认识路啊,又不好让慧新带路,这不才让你们先行带路么?

法海故作姿态的叹了一口气,“林员外你家里的事情很麻烦啊,宜早不宜迟。”

林员外听闻也顾不得谦让了,向着法海鞠了一躬,“那就得罪大师了”,说完就急急忙忙的带着法海往家里赶去。

一行人走过金山寺山门的时候,法海看见四周的山清水秀和一大早就赶来朝拜的百姓在石阶上一高一低的登山攀爬,这让见惯了都市喧嚣的他不由得感慨,“灵气如潮人如水,真是好一派福地洞天。”

听见法海的感慨林员外适时的拍了一个马屁,“有大师坐镇金山寺,可不就是福地洞天么。”

法海跟着林员外一路行来,不断的将所见所闻和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相对比。白蛇传世界的时间线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大致认为是在南宋时期的苏杭、钱塘一带。据历史所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向金朝称臣纳贡,并割让大片土地。就是不知道这白蛇传世界的历史是不是和以前知道的一样,不过按照法海的猜测肯定是有所差别的。

南宋可是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重大发展的时期。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海外贸易给南宋带来了巨量的财富,在一群耽于享乐的君臣治理之下都续命了一百多年,也算是奇迹。

法海这一路看过来,所见百姓基本上都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群众面无菜色精神饱满,当然像金山寺这样的寺庙香火就越是更加旺盛。

像林员外这样的富裕人家,每年给金山寺的供奉达到几十上百贯。这也是他能够在家里出事之后,第一时间想到来金山寺求救的原因。毕竟人家每年供奉这么多,有这个脸面来请法海,一般的香客是不会一上来就直接找法海帮忙的,人总是要脸的不是?

林员外的家是典型的南方建筑,尖顶青瓦、漆木白墙、独门独院,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那也是少有的坐拥城市繁花与自然宁静的名贵别墅,当然即使是放在南宋这时代也不便宜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