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生个女孩(1 / 2)

 秦二世元年六月,那一个清凉的夏夜。

阴山脚下,有一个名叫黑云障的秦军兵营中。

匈奴大秦本以长城为界。

后来蒙恬驱逐匈奴,将障塞扩张到了长城之外。

这个依山靠水的黑云障,可以算的上是大秦最北方的军队营帐了。

这个兵营中驻扎了一百名士兵。

他们全部来自上郡一个名为黑云乡的地方。

这个乡里曾经出过两位名人,一个叫白云,一个叫黑土。

为了纪念这两位名人,于是各取其名字的精华,将黑云作为乡名。

秦国军制,一百人设一百将,五十人设一屯长。

再往下,十人设一拾,设一个拾长,五人设一伍,设一个伍长。

处于同一队伍中的人,往往来自同一个地方。

他们彼此熟悉,知根知底,甚至还有血缘关系。

在战斗的时候,祸福相依,相互帮扶,不抛弃不放弃,战斗力极强。

拾伍是秦军的基层组织,所以士兵也被称为士伍。

这是与户籍上的拾伍制度相辅相成的。

商君变法,编户齐民,令百姓结成什伍。

一家有罪,其余九家都要举报。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

军队中的士伍就是来自户籍中的士伍。

所以军中士伍大多是街坊邻里的幼时玩伴

他们平时在一个营房里,共同生活。

战斗打响之后,他们也在同一个壕沟里共同战斗。

他共用着生活物资和武器装备,共用一个灶吃饭。

经验丰富的将军数一数灶的多少,就能判断军队的数量多少。

更聪明的将军则经常在这上面耍些计谋,不让敌军知道自己军队的多寡。

这支百人军队驻扎在这里已经十一个月了。

秦国的男性在年满二十三岁之后,都要到边境服役一年。

这种军役被称为正卒,或者戍卒。

正的意思就是正式的,经常性的,常规的,不同于地方上各种临时性的征派。

戍的意思就是戍守边疆。

还有一个月他们就能返回故乡了。

秦国军队分为三种。

骑兵叫做骑士,西北六郡和东北五郡是骑士的主要兵源地。

这里靠近边疆和养马地,百姓中不少精通骑术。

如今驻扎在黑云障的就是一直来自上郡的百人骑兵部队。

水军叫做楼船,主要兵源地是江淮及其以南地区。

这里是常年多雨的水乡泽国,黔首以船为车马。

步兵叫做材士,这种兵卒的数量最多,在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征集。

本来,戍守边疆是个苦差事,尤其是和匈奴接壤的北部边疆。

但自从七年前蒙恬对匈奴战争取得胜利之后,

长城脚下已经有几年的时间见不到匈奴人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