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针针见血(1 / 2)

 林千凡也想通过这次打赌,不仅为《宿醉》3部曲打一个软广告,而且还能为自己的下一部电影打个软广告。

这可是《纽约时报》啊!

在美国,可是有数千万的读者。

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经过这一段小插曲,采访的气氛也越来越好。

伊莎贝拉继续问道:“林先生,自从我见到你之后,一直很好奇,你连最基本的英语对话都得靠别人帮忙翻译,为什么还能写出英文歌曲?”

这个问题问得好!

要不是他早有准备,说不定这时候冷汗都下来了。

林千凡装作沉思了一下,才说道:“这个我还没征求我的朋友丁薇薇的同意,但既然你问了,我就实话实说好了,相信对她也是有好处的。是的,我特地给她写的两首英文歌曲,是为了让她冲击格莱美奖的。你也听过她的专辑,她有实力获得格莱美奖。”

“至于说我听不懂英语,也不会说英语,这个你可能也了解,我们华夏大部分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会用英文写歌,甚至是写作文。”

好吧,这也说得通,伊莎贝拉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为什么要帮她冲击格莱美奖,你们有什么亲密关系吗?”

林千凡笑着摇摇头说道:“没有,我们没有任何亲密关系,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你可能也知道,我已经结婚了,我非常爱我的妻子,不可能和她有其他关系。”

伊莎贝拉笑着说道:“我也只是好奇,想确认一下,钢琴家一般都是多才又多情的!”

她看了看手自己中的采访本,又问道:“下一个问题,是关于《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的,大家都很好奇,这个卡斯特罗集市到底是在哪儿?有没有原型?”

林千凡抹了一把汗,真是针针见血的问题啊!

幸好他对这个问题也做了准备,只希望这个外国娘们别再提那么刁钻古怪的问题了。

林千凡抑制住怦怦跳的心脏,装作漫不经心地样子说道:“写这首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应该是浮现出了一部西方电影,战争来临之前,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这个斯卡布罗集市见面,因为男孩要去参军打仗了,两个人依依不舍地分手。我想到这个画面,再联想到两个人离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歌……”

伊莎贝拉立即追问道:“是《大桥》这部电影吗?大家都在猜是这部电影。”

林千凡摇摇头:“我实在记不起名字了,也许是,也许不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每个人的脑海中都经常会浮现某个电影的画面,但他却记不得是哪部电影了。”

伊莎贝拉认真地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对的。我的脑海中也经常会浮现某个画面,但却不记得在哪发生了,也许实在梦中,谁说不是呢?那么,斯卡布罗集市也是不存的了?”

林千凡点点头,说道:“斯卡布罗集市是我杜撰的一个名字,大家都不要胡乱猜测,更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