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合作基础(2 / 2)

李龟年点头道,“这个生意是做得,但却不是谁都做得,因为,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大,只有朝廷才能做得,换句话来说,只有承接下了朝廷在医疗,教育,乃至所有灾难赈济支出费用的慈善署能做。”

他这话,其实就说到了今天武逸仙找他办的事情的点子上,开口道,“慈善署要做事,也未必是不能与别人合作的嘛!只要账目清晰,利益均衡分配,没有什么是不能谈的。”

“怎么?武氏柜坊还有跟慈善署合作的意向?您要知道,慈善署虽然目前是我在掌管,但它是一个朝廷的衙署,即便是我特许让民间资本进入,但话语权也绝对掌握在朝廷手上,万一哪天这署正不是我在做了,或者朝廷有什么新政,结果可就不好说了。”李龟年故意郑重其事的道。

可别看慈善署现在正在大张旗鼓的买地建门店,其实,他们手上除了钱之外,整体还是一个空架子,经营这么复杂的项目,得要多少能写会算的人来管理?得需要多大的财务统计量和业务管理员?这可是一个需要遍布全国上百州,上千县的庞大系统。

所以,李龟年有和后世所有开门店的老板一样的担忧,那就是人手。

目前,这些具备管理类似账目,金钱往来的人,都在各家柜坊东主的门下,李龟年想将慈善钱庄的整套系统铺设起来,就需要将各家柜坊吃下来,至少,将管理柜坊的人全部吃下来,才具备基础的运作条件。

所以,其实武逸仙不来找李龟年,李龟年也是要想办法,将现有的各家柜坊吃下去的,并且,从一开始就设定这么优厚的存款条件,就是想给市面上所有的柜坊,引发一股挤兑潮,将现金收拢到慈善钱庄来。

按照李龟年的估算,如果各大柜坊比自己开出来的条件更加好的话,就绝对会亏本,所以,李龟年从一开始,就不是想和那些柜坊竞争,而是要挤垮他们,让他们没有路可以走。

而武家兄弟主动扑上来,反而省了李龟年很多事,拿他们做榜样就正好,有了这套成熟的并入套路之后,再吞并其它各家的柜坊,就会简单的多了。

然而,武逸仙和武落衡也有自己的盘算,他们的目的,只是促成慈善署与武氏柜坊的合作,你李龟年有在署正位置上卸任的时候,哪里又知道,下一任的署正,不会是武忠,或者武信呢?

所以,武逸仙笑了笑,“贤婿这是多虑了,生意嘛,有赚就有赔,而且,背靠朝廷,还有你的谋划在,亏钱的可能很小,你也知道,为娘这两个堂弟,顶多不过算是中人之资,撑不起什么大场面,能跟着慈善署的钱庄赚点安稳钱,也算是他们的福分了。”

李龟年闻言,也不多说,道,“既然岳母大人这么说,那小婿也无话可说,只是,慈善署先前的投资和支出项,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呈报陛下和三省批准了,如果对于这些规定没有意见的话,武氏柜坊想入股多少钱,与慈善署的出资,按比例分配利润就好。”

“不知,这个利润分润是怎么算的?”武信抓住关键点问道。

李龟年按照之前就预定好的方案答道,“慈善署,预计会投入五百万贯,在钱庄项目上,与其它所有慈善署的独立投资项目一样,盈利将会有两成,是用作人工薪酬,常例发放,其余的八成,则是归到慈善署的大账上,用于各项慈善事业的支出。

而对于慈善署引入外资的项目,咱们也有规定,即,所有项目盈利,五成的纯收益,是直接划归慈善署用于慈善支出的,其余的收益,再减除了两成的人工常例支出后,按出资比例分配,由出资人与慈善钱庄分配利益。

也就是说,如果武氏想要参与慈善钱庄,就先要减除掉五成专用于慈善支出的收益,以及两成用于内部运作支出的收益,在剩下的三成盈利里面,按出资多少,与慈善署分配利润。

如果武氏柜坊也出资五百万贯,那么这三成盈利,就与慈善署对半分,如果出资一千万贯,这三成盈利,则武氏柜坊占两成。”

李龟年的解说很明确,武信一下子就懂了,然而,也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个分润的比例太低了,而且,武氏柜坊,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入股投资慈善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