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2 / 2)

李龟年笑了笑道,“豆腐那都是小钱,与我昨夜跟你说过的那单生意比起来,不值一提,你们老家是整个大唐产煤炭最多的地方,将这门生意在天气寒冷的北方做好了,那才叫财源滚滚。”

闻言,王维正了正色道,“此事稍后我就会去信族中,若真做得,必少不了李兄的好处。”

李龟年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王维在王氏的身份并不高,他说的话,远没有崔涤在崔氏说的话管用,这方面的事情,即便是许诺了好处,也未见得有多少。

但是没有办法,s西的王,都是一个王,他们所在的位置,是这个国家煤炭储备最丰富的地方,所以,北方的煤炭生意,只有他们这些地主来做最合适。

当然,李龟年给王维的建议可不那么简单,在朔州以北,是大唐的安北都护府和坚昆都护府地界,那里,各有百万以上的游牧民族生活,他们冬天大多需要燃烧牛粪来取暖或者煮肉,而牛粪并不是那么好收集的,所以,每年冬天他们都会冻死很多牛羊和人口。

如果王氏能在每年大雪封路之前,将一些燃烧力较强的煤炭制作好,运送到那边去售卖的话。

那么别的不说,草原上的牛羊,皮货,他们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而用一头羊,换取一个窝棚里本来会被冻死的羊都不被冻死,草原上各个部落的损失也会降低很多。炮灰不想说话

毕竟,几块蜂窝煤,就可以烧一整天,蒸出来的热蒸汽,足够抱保证一个可以挤下十几二十牛羊的毡房或者山洞的湿润和温暖。

当李龟年和王维在马车上讨论钱的时候,朝堂上的人,也全部都在讨论钱。

今天,可以说是李隆基登基以来,最懵逼的一个早朝。

从左相源乾曜开始,一个一个大臣痛哭流涕的向自己承认错误,说自家管事昧着自己,侵占了多少朝廷的田地,隐瞒了多少黑户农奴,已经通过这些田地,农奴,给自家挣了多少多少钱等等。

而且,他们不仅愿意将侵占的田地上交朝廷,将黑户农奴放良,还愿意将之前所得的钱粮,全部上交给朝廷。

这简直是太让人意外了。

听到那一组组报上来的数据,李隆基感觉自己好像没睡醒的样子。

“臣御下不严,恳请陛下降罪,臣家中有一万二千亩田地,并非臣的职田以及家传的私田,还有一千二百户农奴,为臣打理这些田地,经臣查实,这些都是臣族中子弟以及几个门下管事,借着臣的名头私自兼并侵占收纳的,臣请陛下即刻派人查封这些土地,接收这些农奴,另外,臣还会将这几年这些田地所得的两千余贯钱,五万余石粮食,全部上缴朝廷,以此赎罪。”

继左相源乾曜的两万三千亩田地,一千六百户农奴和五千贯钱财之后,工部尚书刘知柔这个数据报出来,亦同样让人吃惊,这可是交的够彻底的。

当然,这还其实不算最大的,因为,还有姚家的。

按照官职排先后,等到姚崇出来说话的时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田一万两千倾,瘾户六千三百户,钱六万贯,粮食三十万石以上,具体数目不清。”

听完这个数据,李隆基都不想往下听了,幸好姚异聪明,将这些财产说成是自己老爹,自己哥哥,以及自己,两代三人,近二十年来收到的各种投效,敬献,,否则,李隆基就是脾气再好,也想当场砍了他的头。

这可是十几万亩田,六千多户百姓,一个亲王最高才封五千户呢!实际上也就是一千户左右,他们怎么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而看到满朝之中,除了几个没有在关中置业的大臣,八jiu chéng人都跪了下去,李隆基即便是再恼火,也不敢重处,只得下令内侍监和户部联合清算追缴钱粮物资,大臣们自检自查有功,记过,但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