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开宵禁的提议(2 / 2)

“你绕了这么大的弯子,是想请朕放开宵禁吧!”

“陛下英明,臣这点小心思,您一猜就中,而且,臣猜您一定会同意。”

“呵呵,这个你可就猜错了,朕自登基以来,每日勤恳理政,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家中能多些余粮,富裕起来。

似你这般让百姓们竞相奢靡,吃喝无度的请求,朕可不会答应。

你不当政不知道,重阳那夜,朕只是放开两个时辰的宵禁,全城百姓,便多点了价值不下五百贯钱的蜡烛。朕如今思来,都有些后悔呢!”李隆基假笑两声,面有唏嘘道。

李龟年却是对他的说法不以为意道,“陛下,这五百贯钱,它不是用掉了,就消失掉了,如果全城百姓每天都点五百贯钱的蜡烛,那么,造蜡烛的作坊,肯定得多招许多工人,加大生产。

百姓多出来的这些消耗,富了开蜡烛作坊的商人,而且,给很多没有工作收入的人,创造了就业挣钱的机会,这一点您要看到。

另外,您开了一天的宵禁,城内可有百姓有怨言?

没有,他们不仅没有怨言,还纷纷上街游玩,购物,富了商贾,商贾赚到这些购物的客人的钱之后,去做什么了呢?

请工人,收原料,加大产出,给更多缺钱的人创造工作的机会,给更多产出原料的人,售卖手上的原料赚钱的机会,给朝廷创造更多的税收······”

这个论调,李隆基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不待他说完,就摆手道,“你就是说破了天去,大家消耗的多了,国家储备的就少了,不可能所有人,都因此而盈利的。”

李龟年也不强跟他顶牛,道,“您说的没错,确实有一些人,没有因此而盈利,而是因为市场上花钱消费的地方多了,变的越发穷了。

这些人,就是现有的,一些不作为的富人,您何必在意他们的贫富呢?

而且,通常情况下,多出来的消耗,市场都会通过加大的产出都会弥补回来,稀缺就会涨价,涨价就会让更多的人去做这个东西,比如猪肉,人人都吃猪肉,猪肉价格上涨,那么,养猪的人就多了,原先养两头的,可能养三头,五头了。

这个加大产出的环节,会给那些qiong rén们带来一些贡献劳动力,赚钱致富的机会。

而那些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加大产出收入,坐吃山空的米虫,就会把自己的钱越花越少,变的越来越穷。

实际上,它起到的是一个均衡贫富差距,推动生产力扩大的作用。”

富人太有钱,普通百姓太穷,是每个国君都要关注的问题,李唐立国之后,在打击世家大族上努力了近百年,就是为了做到缩小贫富差距,使得平民百姓有一条活路。

这方面,李隆基算是吃了女帝的遗产,因为他上位的时候,大的世家基本被女帝打残了,开元时期的人口能够呈爆发式的增长,正是因为普通老百姓,都有活路了,最基本的衣食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用再依附世家门阀做奴隶。

然而,李隆基虽然有些信李龟年的话了,但这毕竟是理论上的东西,他不敢去赌它的正确性,因为,就目前的现状来说,他已经十分满意了。

朝廷的财政几乎没有像以往任何时期那么捉襟见肘,供养着百万大军,仓库里却能够做到粮食堆积如山,十万大军出征,只需要他跟大臣们一拍板,个把月能成行,这已经是历朝历代,不敢想象的事情了,他没有必要去赌。

是故,李龟年今天说的这些,他也还是打算像以往一样,当个笑话听听就算了。

然而,和他说过两三次类似问题的李龟年,这次,可是有准备的,见他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笑了笑道,“臣也不劝您拍板决定这件事情,等几日之后的慈善晚会召开之后,满朝文武,自然会找您提,到时候您可得抗的住压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