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十六章 九九消寒(1 / 2)

 虽然知道是被衡阳公主骗上了船,但事已至此,卢鸿也只得善始善终。好在《暗香》的出版周期比较长,一众女编都持着尽善尽美地原则,也不追求利润,没有给卢鸿增加太多的麻烦。</p>

但另一麻烦事就使卢鸿非常头疼。虽然按着卢鸿的提议,编辑部搬到了衡阳公主府上,没有真个落在自己这里,但一众女编还是经常跑到自己府上来串串门,搞得卢鸿无可奈何。</p>

尤其高阳公主,自从见过卢鸿之后,很明显大有好感。衡阳公主府本来离卢鸿这就近,架上石桥后,步行没多久就到了。结果高阳公主有事没事就跑来转转,抓住卢鸿聊天清谈,要卢鸿讲这讲那不说,还和李治一样贼不走空,回回都要划拉点东西再走。其他女编也好不到哪去,一进了卢鸿这院子都是眼睛贼亮,四下搜寻。吓得卢鸿前天差点在门口立个消息树,让老张头看着点,一看扫荡小分队出了碉堡,立马把消息树放下,乡亲们也好有个准备。</p>

不过看了看老张头的表现,卢鸿基本就将其定性为汉奸一类,指着他通风报信不太现实,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p>

现在看门的老张头,成天感动得泪流满面,逢人就拉住讲咱大唐的太子公主如何如何。据说自打众女编经常来卢鸿这串门,老张头就再没用扫过院子。</p>

“亭前垂柳”,高阳公主念着,随即又笑道:“原以为还要多久呢,这也没多长时间就已经写了四个字了。”</p>

高阳公主面对的一件立屏上写着四个大字,乃是卢鸿所制的九九消寒图。所谓九九消寒图,却是一块空板,其上共需写九个字,每字均为九笔。自入冬一九第一天开始写,写到九九最后一天,一共九九八十一笔,正好把冬天过完。</p>

前时卢鸿弄了这个玩艺,一众女编都大感兴趣。此时其上已经写了四个字,正是卢鸿那楷体字,写得饱满厚重,骨力超凡。</p>

“公主喜欢就搬去吧”,卢鸿懒洋洋地道:“反正过两天我要回范阳,也懒得费事搬这个玩艺了。正好麻烦您给补完了。”</p>

高阳公主听了笑道:“难得卢公子也大方一回,如此高阳便却之不恭了。”</p>

卢鸿只淡淡一笑,却有些心不在焉。离家已久,将归之时,这份思乡之情,额外强烈。</p>

按唐时法令,官员在春节时,有七天假期。但卢鸿向来懒散惯了,打了个巡察学务的招牌,又由太极书院来人弄了个邀请函,便早早回家去也。</p>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p>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p>

这首小诗本是写给代表太极书院来京的卢涛的,但不知怎么的被《曲苑杂谈》刊登出去。这下子众人都知道了卢鸿回返范阳的消息,除了诸多朋友送行之外,居然还有相当数量的各家报刊的专题撰稿者一路同行,将一路所见的消息记录下来,再由驿站传递回长安报坊之中。</p>

好在一路风和日丽,绝无冬日雨雪交夹的情景,卢鸿一行非常顺利返回范阳。卢祖安与卢夫人见儿子归来自然是欢天喜地,一家人团聚,说不尽的天伦之乐。</p>

现在有了报纸刊物,其上关于卢鸿的信息甚多。从卢鸿写的戏曲到美侍的小道新闻,卢夫人等知之甚详。此时说来,更是言笑无尽。</p>

郑柔一年未见,似乎开朗了些许,笑容比以前灿烂了很多。夫妻相见,卢鸿才恍然觉得一年光阴似水,想来却是辜负娇妻。再回到熟悉的家中,与郑柔缠绵相对,心中额外踏实安定。</p>

第二天,卢祖安与卢鸿在书房中细谈了半日。</p>

“太子之事既已成定局,鸿儿你觉得是否形势便再无变数?”卢祖安沉稳地说道。</p>

卢鸿不太肯定地道:“儿子却觉得不能如此说。事实上,对衡阳公主,儿子还有诸多怀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