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杨花落尽 第一章 前度刘郎(1 / 2)

 紫陌红尘扑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p>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p>

再次看着长安雄伟的城门以及宽广的大道,卢鸿心中不由浮起这首诗来。</p>

并非轻车简从,卢鸿这次进京的排场,简直有些炫耀的架式。</p>

除了他自己那架精心制作的豪华马车之外,随从家丁,便带了足有几十号,前呼后拥,威风凛凛。</p>

此外还有太极书院的一众讲学,乃是应邀到国子监中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数学、格物学术讲习。还有十来名准备参加今年科举的青年士子,以及为数不少的跟随前来增长见识的学生。本来上官庭芝也闹着要同来,参加科举。后来卢鸿让他到太极书院先去转转,又命人着实给他露了点实力看看。结果大受打击的上官庭芝闭口不提科举之事,回来便搬去了书院,据说每天里痛下苦功,倒是颇有长进。</p>

后边更长的一队,则是范阳当地商户。以奚家印书坊为首的一众,携带了大量的书籍、家具、文房以及格物新法制出的精巧器具。</p>

近几年来,范阳已经成了大唐这类高档用具的一个生产中心。虽然卢家依然还是世家身份,主要财产以土地为主。但其一些外房的族人,已经开始借着新兴文房、书籍的热潮,投身其中,并所获甚丰。</p>

事实上卢鸿猜想,卢家在其中占有的股份,只怕远比世人看到的多得多。自己的族长老爸看来事事不关心的样子,但在家庭利益上,算得比世人都精。那一群长老,也都是成精的人物,哪有眼前这块肥肉,不分一杯羹的道理。其实不只卢鸿,估计但凡了解这几年卢家发展势头的人,没有不抱有这种想法的。</p>

这次大量的商队同行,并不是卢鸿的主意,而是卢祖安想到的。除了为卢鸿造势,也有深一层的考虑。唐时风气虽然开放,但商人的地位依然不高。卢家这样沾染商业气息,很容易给朝廷造成一个假象——卢家已经把眼睛盯到了如何捞钱之上,甚至到了半遮半掩放下身段的地步。而按唐时士大夫的理念,一个只知道挣钱的世家是不太可怕的。</p>

只怕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看出,卢家在得到大量金钱的同时,更在大量的花钱到族中人才的培养上。现在即使在京城,卢家的众多后起之秀的名声也是极其响亮。此次与卢鸿同行的几年青年才俊,也是借卢鸿进京之机,进一步加大各自的影响,为他们参加科举造势。</p>

卢鸿听了卢祖安的打算,不由深叹姜还是老的辣。世家地位说来不外财、人、势而已。目前既然世家受到朝廷打压,最妙的办法不是强硬抗挣,而是放低姿态。只要有足够的财力、不断的优秀人才涌现,那卢家就永远不会倒下。</p>

看似自污,但却可以得到大量的实际利益。随着在学业、科举以及风气上的领先优势,卢家的根基只会越来越坚实,而名声也会随着大量优秀人才的涌现不断高涨。当然,这可能会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事了。</p>

配合卢鸿此行,卢修兄弟自然早就在长安城中宣传得几乎尽人皆知,范阳卢九公子再返长安。卢鸿的名气早已是妇孺皆知,而去年时离奇遇刺,今年遇刺案峰回路转,居然将太子李承乾拉下了马,种种匪夷所思之事,足够写本传奇了。更兼前不久卢鸿的《芥子园画谱》问世,不说文人画一转以前世人偏见的目前而方兴未艾,就是那木版水印的效果,就将世人惊得不敢相信。</p>

“这是印出来的?”每个见到的人,第一句话总是要这么说。</p>

确实是印出来的,不管这个答案如何地令人不敢相信。而闻知这是那位范阳的卢九公子的秘法时,最不愿意相信的人也不会再提出自己怀疑。经历的卢鸿的诸多鬼斧神工的手段,世人都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p>

这次,这位不断创造奇迹、吸引着众人关注目光的卢九公子,终于又回来了。</p>

</p>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p>

不是还乡团,卢鸿一行在到达长安时,受到的欢迎简直如得胜归来的将军一般。卢鸿虽然心理早有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热烈场面吓了一跳。</p>

什么时候长安集市搬城外来了么?那场面,那是相当热烈。那真是红旗招展银(人)山银(人)海。(注:某大妈的东北口音)</p>

“九弟你可回来了,我们可——想死你了!”这是卢修哥几个。</p>

好说好说,自家兄弟。</p>

“小九你不够意思,怎么这么久了才回来。明天哥哥再行曲会,你可一定要出席。”这是祖述及猎熊三人众这四黑头。</p>

好说好说,都是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