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四十五章 激辩智宣子(下)(1 / 2)

 望着已经有些警觉的智宣子,姬子吴继续辩驳道:“第三、智大人可敢保证赵鞅与你是一条心?赵鞅如此巴结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赵氏。保存赵氏可不只是巴结智大人这一个死办法,比如,消灭大人的军队?或者杀了大人?这些都可以保存赵氏,而且比巴结大人好上百倍。敢问大人,你真的能确定赵鞅不会暗中对你下手吗?”</p>

“四、赵鞅背信弃义,以如此卑劣的手段灭了齐国。齐国百姓会如何看待此事?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此事?敢问得利的大人又如何堵住这来至天下的悠悠之口?难道大人真的要花上几年时间来取得齐国百姓的民心吗?”</p>

四个问题中,附带了无数小问,智宣子额上冷汗直流。</p>

姬子吴的一番话,彻底将智宣子从欲望中拉了出来,很理智的分析了起来。</p>

良久,智宣子面色发白,他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这四个问题看似不相干,却处处串联起来。</p>

第一问,能否打败姬凌云?伍子胥?孙武子?</p>

这个问题无论让谁来答,也都只有一个答案。姬凌云还好说,毕竟年轻,但伍子胥、孙武子都是成名以久的兵法大家,谁敢说自己可以稳胜他们?</p>

第二问,凭什么跟姬凌云作战?</p>

确实,四卿之间的明争暗斗早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相互之间都有不小的仇怨。他们不可能看着自己做大,而不闻不问。出征时,万一他们联合起来断绝自己粮草,有或则一起攻打自己的根基,自己将如何是好?姬凌云、伍子胥、孙武子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可以游说自己,难道就不能游说其他三卿?</p>

第三问,能否确定赵鞅会不会暗中对自己下手?</p>

这个问题问在了点子上了,自己与赵鞅之间累积了二、三十年的恩怨。赵鞅是为了保存赵氏才如此厚待自己。保存赵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消灭自己的大军,以赵鞅之能,万一暗通姬凌云、伍子胥、孙武子。那么到时这四人连手,自己 恐怕将会尸骨无存。</p>

第四问更是长远概括,自己冒那么多险,只为了一个虚幻的头衔是否值得?</p>

姬子吴见智宣子面色越来越苍白,微笑的续道:“其实大人根本不必如此,我有一法可以帮助大人达成心中所想,并且不必如此费心,费力。”</p>

智宣子此时此刻,哪敢小觑这位奇貌不扬,朴实无华的使者,忙作揖道:“恭闻高见。”</p>

“赵鞅以此卑劣的手段灭齐,大大有损晋国颜面。大人可向晋定公提议废除赵鞅正卿头衔,并且将赵鞅逐出晋国,以挽回晋国声誉。同时,只要大人不出兵,临淄将为寡君所得。如此,赵鞅则成为袋中之老鼠,下场惟有死耳!”</p>

“赵鞅一死,这正卿之位非大人莫数。大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剿灭赵氏,然后在逐渐利用职权,不断发展实力。不出三载,大人将掌握晋国实权,成为赵盾第二,晋国的卫冕之王。到时这晋定公大人想废就废,想留就留,岂不美哉?”</p>

姬子吴这番说辞,乃是来此之前,孙武子早就为他编排妥当的,为的就是让智宣子在不防碍他们夺取齐国的同时,竟可能的给晋国制造内乱。</p>

智宣子确实老奸巨滑,才智过人,但他同某些人一般在权力的欲望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本应该有的英明决策。先前,他为赵鞅利用权力所迷,但在姬子吴的巧言游说下,恢复了理智。</p>

可在不知不觉中,他再度陷入了权力的欲望里去。这回不是赵鞅,而是在一旁游说的姬子吴。</p>

智宣子在欲望的驱使下很自然的接受了姬子吴的妙计,想来想去,此法都比赵鞅的那个办法来的安全。</p>

这回智宣子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在独断独行,他道:“姬先生一番妙言,让本侯颇为心动,可此事非同小可,请容本侯多多考虑……来人,将姬先生安排到贵宾室,好生款待,不得有任何怠慢。”</p>

姬子吴微笑的点头离去,不在强求。</p>

姬子吴并为离开智公府,而是问清了智瑶的住处,让侍女带领他去找智瑶。姬子吴心地明白,智宣子对于他先前的一番话已经为之心动,只是差一点点火候而已。只要在智宣子的头上倒上一些油,此事定成。</p>

这倒油的最好人选无疑是智宣子最信任的两人:一个是智宣子之子智瑶,另一个则是他的谋主郄疵。</p>

由于智宣子先前吩咐过,侍女没有任何犹豫就带着姬子吴向智瑶的别院走去。</p>

来到一处繁华的别院,一阵嬉笑声由别院内的大厅中传来。</p>

“可是你们少主?”姬子吴低声询问。</p>

侍女点了点头,正准备通报,却被姬子吴一把拉住,高声道:“智公子,好高的雅兴,可否让在下一同作陪?”</p>

洪钟一般的大笑声忽然从院内屋中传了出来:“外面何人,若是朋友一同进来畅饮又有何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