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少年与书生(1 / 2)

唐圣 鱼刀 0 字 2021-09-11

 能让在场的所有唐国将士表现出如此恭敬的态度,并且能在轻描淡写间将悬于半空的所有刀意全部禁锢,然后摧毁的存在,自然不会只是一个普通人。</p>

而少年之所以感应不到书生身上的半点真劲气息,可能还有另一种情况。</p>

那便是,对方的修为,已经远远超过了他。</p>

只要对方刻意的隐藏实力,将所有气息隐于血脉之间,少年自然就无法感应到。</p>

可是少年如今的刀术修为已至五境,书生若是比他厉害,只能是人神或圣人。</p>

在少年的认知里,唐国的人神只有两位,便是沧海,昆仑二位上将军。</p>

那两位他都见过,所以自然可以排除。</p>

那么,答案便只剩下一个,眼前这位书生,便是那位传闻已久,在很多年前便以武入世的唐国帝圣!</p>

这样的实力,结合起唐国诸将的恭敬态度,少年愈发确定心中的猜测。</p>

只是有一点让他想不通,都说唐帝是在多年的战场生涯间弄神成圣的,身上的气息理应裹挟着生死之间的杀伐之力才对,可如今缓步而来的书生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的平静祥和,看上去不仅没有半点杀伤力,反而让人一眼便顿生好感。</p>

他自城内来,眼含星光。</p>

温暖的想让所有人都去亲近。</p>

少年为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奇怪,随即便惊出了一身冷汗。</p>

他的左手握紧了那把黑金刀鞘,右手不知不觉将古刀提出了半寸。</p>

刀吟声继续响起,似是渴望战斗。</p>

一丝虚无缥缈,却极尽锋利的刀气自寸许的刀口间弥漫而出,悬于少年身前三尺之地,划出了一个绝对领域。</p>

</p>

若是书生敢继续走过来,他必然要提刀而上。</p>

虽然,他来唐国,并不是为了杀人,只是想给这个在他印象中变得十分差劲的国家找些麻烦。</p>

而若那位书生真的是唐国帝圣的话,他更不想与之起冲突。</p>

打不过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有位很要好的朋友,与唐帝有着斩不尽切不断的血脉关系。</p>

若是知道自己和唐帝动了手,无论结局如何,他应该都会很失望吧。</p>

心念至此,少年于骄阳暖风下轻轻叹息,眼神很是复杂,和往日里的他,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绪。</p>

而此时那位缓步而来的书生已经行至城门前,他停步止身,蕴含着淡淡星光的眸子先是在少年的身上停留了一瞬,似是在进行打量。</p>

然后他又望向了少年手中的那把古刀,感受着古刀之下的五境之力,他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做过多的表态,只是眼眸深处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p>

沉默了半晌后,书生抬头朝着四周看了一眼,先是示意将士头领和所有护城守卫起身,让他们各自回去养伤,顺便将倒地不起的那些守城将士带回去救治。</p>

只留下几位伤势不重的守城将士守在这里,继续日常的城门管理工作。</p>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所有人按照书生的吩咐迅速离开。</p>

有书生在此,唐国诸将的心神瞬间安定下来</p>

。</p>

只是那位也已受伤的将士头领却没有选择离去,而是依然驻守在此间。</p>

除了职责所在,让他必须坚守岗位外,他也想看看,那位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在大祭司的神通之下,对方又会表现出怎样的惊慌之色。</p>

而在唐国诸将各自离开之后,书生又扭头望向了四周,对着仍旧站在城门口不远处看热闹的那些散修游侠说道:“唐国是个很适合修士游历修行的地方,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历练一番,增长见识和修为,也有很多本国散修热情好客,喜欢与外面的修士交流切磋,但他们都在唐国主城内,并不在这城门前。所以你们若是继续待在此处,只怕对你们的修为增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是有违你们来此的初心。”</p>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书生的脸上的表情很淡,情绪平和。</p>

声音亦很温柔,似此间暖阳一般落在那些散修游侠的身上。</p>

那些心高气傲的散修游侠先是愣了一瞬间,似乎是没想到唐国这位身份尊贵的大祭司竟然会主动和他们说话,并且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没有半点架子。</p>

然后他们的心里便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惭愧情绪,有些后悔在城门口停留这么久,耽搁了修行不说,还给这位唐国大祭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p>

很快,所有散修游侠便对着书生告罪一声,随后便各自以很快的速度离开,顺着那条笔直的官道去向唐国内城。</p>

等到那些人的背影消失于城门口时,书生转过身来,再次将目光放到了少年身上,然后开口道:“把刀收回去,我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p>

这句话有些莫名,不仅是少年,就连留下来的将士头领都有些意外。</p>

他定定心神,往前走了一步,然后轻声提醒道:“大祭司,就是这个小子将我们……”</p>

话没说完,书生便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但是眼眸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很分明:你在教我做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