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总有人心事过重(1 / 2)

唐圣 鱼刀 0 字 2021-09-11

 唐帝于高阁之间站直了身子,他闻言沉沉点头,随后开口回应道:“夫子前夜也来找过我,不知交待的事情是否和先生一样?”</p>

这句话的语气中带着几许沉重,仿佛心事重重。</p>

在唐帝想来,既然五圣人都将要跟随老夫子而去,那么同样已经达到圣人境,甚至比人间五圣人要更加强大的大祭司自然也是要跟随而去,共同抵御人间之外的那份劫难。</p>

</p>

这句话听上去像是在问话,其实他内心已经有了答案。</p>

所以夜风渐甚之时,他的眉眼微微挑起,在黑夜之中几乎凝成一团,然后不等书生开口,便再次说道:“夫子让我随他去到人间真正的顶峰之处,去看透世界尽头的秘密,或许,此次一行,便再也回不来了。想必夫子也已言明于先生,虽说为人间苍生而行此路,是为大道,但我还是有份私心在,所以有件事要求先生。”</p>

言及至此,唐帝于高阁之间猛然抬起头,视线轻转,穿过黑夜望向江水涌动的那个方向,然后继续说道:“若是你我都随夫子而去,唐国没了圣人坐镇,仅以余下的力量,我怕他们不会是天地神院七位人神的对手......而青儿自幼饱受天寒之苦,性命时刻立于悬崖边上,可能随时都会死去,本以为此次人世一行,他拜夫子为师,便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不想最终还是被困在了天地神院的江底深处,坠入囚笼,而他最大的几座靠山也将一一离开,无暇顾及于他。”</p>

唐帝于夜风之间缓缓低下头,面容陷入暗影之中,声音也愈发低沉,似是自语又像是对着城门口的书生倾诉:“我作为他的父亲,这些年虽心系于他,但真要算起来,我对他的关心却还比不过高总管,每每心念至此,便忍不住自责后悔,加上凤儿这些日子茶饭不思,日日思念青儿,更让我心有愧疚。所以我谨以唐国帝圣的身份和命格,求先生继续留在唐国,若我再不能回来,便请您护青儿余生平安。”</p>

言及至此,唐帝于窗前后退半步,然后双手默然合起,对着窗外夜风轻轻拜下,向城门口的那位书生传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意志。</p>

书生叹了口气,他同样弯下了腰,伸手抚向夜风,星光涌动而去,瞬间来到高阁之间,于高阁窗前将弯腰拜下的唐帝轻轻扶起。</p>

随后他便说道:“帝圣拜臣下,不合适。”</p>

唐帝轻轻摇头,表示无妨,随后再次说道:“若是先生不好拒绝夫子,我可以代您去说。”</p>

书生于唐国城门前轻轻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很淡,眼角却出现了一丝莫名的情绪。</p>

唐青皱起眉头,心绪瞬间低沉。</p>

许久之后他才再次开口道:“先生不愿意?”</p>

书生又一次摇头,漫天星光尽数而回,融入了他的双瞳之间。</p>

他轻轻转过身,再次回首望向苍穹之间,然后说道:“夫子并没有让我随他而去,而是让我留下。”</p>

这句话落下之后,立于高阁窗前的唐帝顿时愣了一下,万年不变的沉重表情终于松了一瞬。</p>

而心里却也忍不住腹诽道:“既然夫子并没有让你随之而去,为何不早说?浪费我感情。”</p>

此乃心声,自然不与人说。</p>

唐帝的深黑色龙袍在夜风之间舞动,像是他起伏不定的心情。</p>

他最终说道:“如此,唐国的一切,就拜托先生了......青儿,也要拜托了,日后若是见到他,请先生一定要告诉他,身处唐国帝圣的位置,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关于这些年的疏远和冷落,希望他不要嫉恨我。”</p>

书生于城门前微笑示意,然后说道:“陛下的苦衷,我想皇子殿下他自会明白。”</p>

唐帝轻轻点了点头,以叹息来回应。</p>

书生转而问道:“陛下何时去夫子的那座小庙?”</p>

“凛冬将至,差不多再有月余便要动身。”</p>

唐帝凝目远望,眼神去向苍穹深处,他沉声道:“不知道,七境之上,会是怎样的一片风光,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尽头,藏着怎样可怕的敌人与劫难。”</p>

他的声音虽尽量保持着平静,但书生能感觉到此时唐帝的心绪很是复杂。</p>

期待中夹杂着很多担忧。</p>

七境的领域中,唐帝没有敌手。</p>

七境以上的领域,他却可能成为极其末微的存在。</p>

连老夫子都对世界尽头的未知存在感到忌惮,唐帝自然更不例外。</p>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p>

即便是以唐帝养了无数年的坚韧心性,在提到将要随夫子离去这件事时,也会忍不住默然低叹。</p>

城门前的书生静静的凝望着黑夜,过了很长时间才说道:“您要担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