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经略(1 / 2)

 澳大利亚绝对是一个好地方,气候适宜,矿产丰富,特别适合牧业、农业和矿业,从南洋到澳大利亚,一路上小岛林立,夸张点说,坐着脸盘都能划过去。()..

无论是萧远还是楚雄,都不会放过这个资源丰厚之地,特别是这里是一片物产丰美而且地域广阔的一片大陆,毫无疑问,这里将是中国人口压力的一个释放点。

后世的澳大利亚被称之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如今要开发澳大利亚,矿产肯定是不行的,距离太远,不过农牧业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随着自治区各种产业的扩大化,特别是纺织业,羊毛占七成,棉花占三成,所以蒙古的羊毛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大。

现在萧远忙的就是这两件事,一是责令已经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海军一种向南,沿途标记航线,找到澳大利亚大陆,并找出最佳的航线来。

至于哪里是澳大利亚……只管找到了那种肚子上有袋子的食草性野兽就到地方了,这个袋鼠是最具有标志性的好吧。

而海军要寻找并开发一片**,没有那么容易,幸好对澳大利亚的开发暂时也只打算开发农牧业,所以成本还是很低的,不用考虑那么多,但是现在投资最大的就是对新疆的投资。

新疆一向都不稳定,而之所不稳定,就是因为这边陲之地的封闭性,只有把内地与新疆连接起来,开发起来,才会越来越稳定。

三十万筑路大军集中在公路的修建上,终于一路将公路修到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算是有了一条连通中原与西域的公路,重现了古代的丝稠之路,道路才刚刚一修通,这些筑路大军的剩余物资立刻就被那些高鼻梁的中东人用骆驼给拖走,抢先赚了一大笔。

公路一通,立刻这古代的丝稠之路就引起了商人们的兴趣,不少商人都开始准备货物,从陆地上进入西域进行商贸行动,只不过当报纸报导了通往西域的路途上险地处处,而且恶匪流窜,在没有军队保护的前提下最好不要独自行动的消息之后,除了一些胆子较大的商人之外,大部分人都停止了这种行为。

而自治区虽然一直把丝绸之路修通,而且还是清一色的水泥路,一路的坦途,灰色的道路曲前进着,被那些中东人称之为真主之途,一直都以为通过这条大路就能一直走到真主的面前。

一些伊斯兰商人已经踏上了这条公路向中原前进,说来也好笑,当他们走到山西吕梁的时候,就以为他们已经到达了最繁华的中心点。

吕梁是对满清战争当中的最西点,也是物资中转地,再加上自治区一向都是使用的人口迁移政策,人口相对集中,很多人都从深山当中迁了出来,就近安置,使得吕梁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七十万左右,再加上修往西域的公路物资在这里中转,着实让吕梁的公民大赚了一笔,自然就显得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