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义庄(1 / 2)

 每逢乱世之时,往往也是思想激荡之时。</p>

无论周末、汉末、唐末、明末,乃至于而今夏末,都是如此。而且往往呈现两个极端,其中必定有复古派,然后就是批判派。</p>

一个认为王朝的末世,是古法崩塌,是没能遵循住古法的缘故,因此要复古。一个则认为,导致王朝末世的,正是古法的堕落,因此要批判,要从中走出新的东西来。</p>

在这样的大时代里,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会冒出来。</p>

道士不留长发,实在是里面微不足道的一点尘埃。</p>

即便在这个犄角旮旯的偏僻小镇,也可谓之光怪陆离。新奇的与古旧的交织,古板的与开放的碰撞。</p>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无论看到、听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事,都不值得惊奇。</p>

常昆却多看了这道士两眼。</p>

泰山神府的人间代行么,常昆做了五百年府君,怎认不出来?</p>

当是法则跌落到最后时刻与王朝末世交织,非凡存在的最后挣扎——这应该是泰山神府最后一代人间代行了。</p>

当尘埃落定,再无非凡之时,人间代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自然不会继续存在下去。</p>

这是最后的一点余辉。</p>

在王朝末世的大环境下,妖魔鬼怪最后的狂欢。也是人间代行最后的辉煌。</p>

“这人就是泰山神府人间代行吧?”</p>

三娘也瞧了眼擦身而过的道士,对常昆如是道。</p>

常昆点点头:“茅山派的。”</p>

道家的厉害,不能不令人称赞。这人间代行落脚于潇湘,绝非偶然。</p>

常昆看见此人,便知道回道人的事,该落在这道士身上。</p>

笑道:“等安顿下来,我正好拜访拜访这位代行者。”</p>

大抵是不需急切的。</p>

一则常昆要陪陪婆娘们,三五几年不嫌多。二则时机未到。在时机到来前,随时可以把东西交给这道士。不急于一时。</p>

任家镇倒也算安稳。虽然天下的大环境风云激荡,却没怎么影响到任家镇的平稳。至少来来往往街中的百姓,看起来都还过得去。</p>

一路走马观花,偶尔驻足,在街边小摊上买些小玩意儿。又进出几个店铺,买了些平素家居所用的物品,教店铺的店小二送到家里去,也只多花几个大钱而已。</p>

小七买了个拨浪鼓,一路走一路叮叮咚咚,她自己觉着颇为有趣。这丫头永远是个长不大的。</p>

三娘本来觉着嫌弃,却不一会儿也被诱惑了,跟小七抢拨浪鼓,两个在街道上来回追逐,笑声遍洒。</p>

就听哎哟一声,见一个猥琐的小青年一头撞在街边的树干上,撞了个大马趴。</p>

却是盯着小七、三娘看,眼睛看直了,没注意,撞树上了。</p>

常昆目光移过去,那猥琐小青年顿如惊弓之鸟,爬起来一溜烟跑了。</p>

倒也不与这等凡人计较,常昆收回目光,笑呵呵看着两个婆娘追逐着远去,心里难得十分轻松。</p>

“这样的日子怕是不多了。”</p>

这么想着。</p>

随后几天,一家八口人装点着买下来的院子。若常昆自个儿一人,住什么环境无所谓。但七哥婆娘要求高。</p>

也不动用法术,什么都要靠一双手。</p>

婆娘们动用不了法术,常昆这儿,是婆娘们不准他动用法术。</p>

左右这样的活计,算是生活的一部分,多些人气红尘气,也不算坏。</p>

总得要把院子装点的像模像样,房间不说金碧辉煌,也要大气、精致。</p>

几天下来,镇子上很多人都知道,来了这么一家子,大户人家——单单装点院子买的东西花掉的钱,就足够人肉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