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四章 有钱(1 / 2)

 百姓们喜闻乐见。</p>

大名府百姓这几年生活安宁,过着还算不错的好日子。有好日子过,便都不喜欢战乱——谁闹战乱,他们便恨谁。</p>

白莲教这个造反的专业户,名声其实一直不怎么好。他们能造反,往往是地方士绅、官府压榨百姓到了极限,百姓承受不了,于是白莲教便搞事,鼓动百姓揭竿而起。</p>

若只如此,倒也不算什么。关键是,白莲教也搞的狠。他们鼓动百姓不说,还要求百姓种种上供,也压榨的厉害。</p>

</p>

多次造反,他们的行为早就被官府宣扬的遍天下了。</p>

所以除非真的过不下去了,否则一般没人愿意跟白莲教造反。</p>

当然,这里也可以看出,作为孔圣之乡的山东,士绅们凶狠到了什么地步。</p>

白莲教多次造反都是在山东。这地方,早已污了圣人之名。带头玷污圣人的,还就是自称圣人之后的曲阜孔氏。</p>

卢象升先干饭了白莲教,又干饭了鞑子的一支偏师,声名短时间就起来了。听说皇帝又给加官进爵,但同时也在催促他尽快抵京,以解京师之围。</p>

鞑子已经围困京师好些天了。</p>

这段时间,顺天府是一片糜烂。鞑子围点打援,这里把京师围住,左右反正打不进去,那就打勤王的援军,同时拼命搜刮财富、掳掠百姓。</p>

五年平辽的袁崇焕此时谎言破灭,谎言破灭了不说,他督师的辽东大军、关宁铁骑,还驻足不前,不敢来解京师之围,并谎报战果,说杀了多少多少鞑子,与鞑子正鏖战云云。</p>

崇祯派人劳军,才知道这家伙按兵不动,还谎报战果。</p>

大抵此时,已是动了凌迟处死袁崇焕的心了。</p>

...</p>

大名府新任知府在不久后空降履任,唤作陈新甲。这人一到大名府,即至常家镇来见常昆。</p>

“临行前陛下谓我:大名府乃大明少有的净土,教我萧规曹随,不可坏了卢大人的成果。又说常先生乃不出世的高人,教我多加请教。”</p>

陈新甲颇得圣眷。以举人之身,得崇祯青睐,而今还把他派来接任卢象升知大名府,可见深得皇帝之心。</p>

他这里娓娓道来,把事情说的分明。</p>

崇祯的确是差不多快忘了卢象升,忘了大名府。在有意无意的封锁之下,许多事务的劳碌之中,这位崇祯帝实在没有太多精力放在大名府上。</p>

为什么把陈新甲派来呢,还是因为卢象升之故。</p>

卢象升在山东打了两场胜仗,随即进兵京师,半月之内,与鞑子大大小小打了十几仗,皆胜!</p>

斩首万余级,可谓威震天下。</p>

斩的,还都是真鞑子——女真和蒙元。不是汉军旗的假鞑子。</p>

一举解了京师之围,令黄台吉仓惶而退。</p>

崇祯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召见卢象升——这里,卢象升又玩了一手骚操作——他献给皇帝七百万两白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