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章 千手观音(2 / 2)

金光与神罡交辉,巨人与金身相斗,虎咆阵阵,梵音靡靡,如两尊巨神你来我往,搅的天翻地覆。</p>

雷霆般的爆鸣声顿时响彻天地,两尊巨大的存在分分合合,一个瞬间便交手千百回,争斗之激烈,难用言语形容。</p>

眼见三头千手金身将常昆缠住,白衣披发人双手合十,与回道人等笑道:“诸位当知天命,还要与贫僧动手吗?”</p>

回道人面无表情,伸手解下背后剑器:“若是天命,你又何必算计这许多?事到如今,不与你做过一场,贫道如何干休?”</p>

“那就让贫僧见识见识吕道友的天遁剑经。”</p>

回道人哈哈一笑:“小心贫道给你戳十七八个窟窿,你到时候不要求饶。”</p>

便对鲍真人、张真人道:“我来敌住观世音,劳烦两位道友替贫道推了那祭坛,将七姑娘解救下来。”</p>

“善!”</p>

回道人言罢,弹指剑诀一引,霎那间,剑光长河天上来,丝丝缕缕,辉辉曜曜,呼啸锋芒无边,与白衣披发人战在一处。</p>

鲍真人、张真人一左一右,当即向祭坛遁去。</p>

“两位哪里走?”</p>

白衣披发人抽空抛出瓷瓶,当中一根枝条飞出,卷了一白眉老僧。那老僧竟是已完好无损。</p>

老僧睁开眼,摇身一转,金身展现,纵身挡在鲍真人面前。枝条则一转,则化作一株大树,张牙舞爪挡在张真人面前。</p>

回道人瞪目,剑光纵横,将白衣披发人圈住,剑光如线,锋芒密布,在白衣披发人周身荡漾起无尽涟漪。</p>

白衣披发人不敢分心,大手印一合,忙全力以对。</p>

处处战场,顿时打成一片。倏忽巨人纵横,倏忽雷鸣阵阵,倏忽又梦幻万千,倏忽是金光灿灿。</p>

又有碧炁,遮天蔽日;再看剑光,长河滚滚。</p>

一时间混蒙蒙一片,不知胜负真切。</p>

祭台上,黑瘦僧人神态镇定,他转过身,先对瑟瑟发抖的皇袍之人合十:“贫僧这里有一卷诏书,请陛下盖印。”</p>

便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天子诏,将其摊开在祭桌上。</p>

皇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晋国之主,为当今汉家之宗的司马睿。</p>

之前黑瘦僧人与八臂夜叉随同王敦率军打破建康,杀入城中,挟持了司马睿。回道人赶来时,与之一场大战,将宫廷打成废墟。</p>

司马睿早被吓得魂不附体。</p>

司马氏的天子,要么是蠢货,要么是胆小鬼,没有几个好货色。这司马睿,还是东晋开国之君,可惜也是个胆小鬼,怯懦之极。</p>

黑瘦僧人虽说是的平淡,但威胁之意溢于言表,司马睿哪里敢反抗?颤颤巍巍,拿起桌上的天子印,就要往诏书上盖。</p>

旁边不能动弹的小七见状喊道:“别盖!你可是天子!太窝囊了!”</p>

司马睿浑身颤抖,神色挣扎,一时间大印落不下去。</p>

只见诏书上几行字,大意是承认浮屠教的普世地位,并盛赞幽冥轮回的盛举,凡此云云。</p>

最后是向上天祷告,希望上天认同人间天子的这封诏书。</p>

司马睿如何不知这封诏书代表的意义?很早之前,浮屠教在建康活动时候,就有许多人告诉他,以汉家如今的虚弱,万万不能接受浮屠教思想的荼毒,否则亡天下矣!</p>

可此时,耳畔听着阵阵轰鸣,入目处天翻地覆,要不是祭坛周围有金光守护,随便飞来一粒石子儿就能把他打成肉泥!</p>

眼前这个黑瘦和尚探探指头,他就会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