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章 稍过(2 / 2)

常昆摆了摆手:“你们家的姑娘我当初也是照过面的。挺好一姑娘。跳脱是跳脱了些。这次害了三家,着实说不过去。”</p>

又道:“世家重名声、颜面,如此一来,祝家马家都不好过。”</p>

祝家主叹道:“先生所言正是祝某忧虑之处。马氏揪着不放,我不怪,是我对不起马家在先。可叹我养了十七年的女儿,令我夜不能寐,死了都没脸见祖宗啊。”</p>

常昆点点头:“此事倒也不是不能解决。”</p>

祝家主起身一揖:“祝某知先生非凡之人,若先生有法子,救我一救。”</p>

到现在,常昆不类凡人的消息,祝家主已经知道。</p>

上次常昆来过之后,因着杨高的态度,他后来专门打听过一回。从马家那边得到的消息,知道当初险些拆了山阴城的人就是常昆,于是才有了后来常昆成亲时,他带上大礼上门贺喜的事。</p>

听到常昆说能解决,他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心下十分震动。</p>

常昆摇摇头,转脸对杨高道:“我若再欠陶使君一个人情,杨兄以为如何?”</p>

杨高立刻道:“求之不得。”</p>

“好。”常昆道:“便由杨兄出面,借陶使君的颜面给马家说一声,此事就此打住。我欠陶使君一个人情。”</p>

又对祝家主道:“马家放手,祝家主须得将祝秀逐出家门给马家一个交代。这就是我的办法。若祝家主觉得可以,现在就办。若不可,当我没说。”</p>

又道:“若此事祝家主处理不干净,生了反复,日后再与我无关。此间事了,我与祝氏亦再无关,祝家主日后也无需再上门送礼。”</p>

这里面的道道,是将祝家主送礼的人情,转移到陶侃身上去。较之于祝家主,常昆觉得陶使君更熟,是个可以相交的。</p>

至于杨高怎么跟马家说,料来做个利益交换,给马家一些好处。</p>

祝家主一听,嗫喏了一下嘴皮,再拜,顿首。</p>

常昆起身便走,杨高对祝家主笑了笑,拱了拱手,跟着走了。</p>

出了祝家大门,杨高道:“先生这事做的重了。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以先生威名,发一句话,吃过先生大亏的马太守想必不敢不从。”</p>

常昆道:“我早前与马太守做过一场,但深究起来,其实并无矛盾。只因不值一提的小事,怒而为之。我此时若如杨兄所言,那便是欺人太甚,不取也。”</p>

杨高抚掌笑道:“先生真妙人。”</p>

常昆摇头:“这事拜托杨兄走一遭。”</p>

杨高道:“小事而已。别看马太守一郡之主,但出身下品,能力寻常,只在小地方作威作福。若能得陶使君一个颜面,他此番是有赚无亏,巴不得的事。”</p>

“那就好。”</p>

常昆抱了抱拳:“今天还算尽兴,杨兄,我告辞了。”</p>

杨高一看,连忙道:“先生多居乡间,难得来一回,不如多留两天,好让我一尽地主之谊。”</p>

常昆摆了摆手:“不必。杨兄有闲暇来我田庄亦可,一样的。”</p>

就此别过。</p>

常昆步行到陶氏铺子,刘家两个兄弟早等着。于是架上牛车一路出城,常昆让刘氏兄弟驾牛车先行直回田庄,他则往幽林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