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章 祝府(2 / 2)

“现在就去。”</p>

两人当即出府,坐上杨高的牛车,奔葛洪居处而去。</p>

车上杨高道:“葛侯暂居于祝氏府中,平素须先投名帖,再去拜访。先生性子我知道,投名帖就算了,直接去,虽然稍有失礼,但也不算什么。”</p>

常昆最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闻言道:“你觉得没问题就成。”</p>

牛车嘎吱嘎吱摇摇晃晃,到了一条幽静街道,进去不远,到一座宅门前。下了牛车,抬头看,宅门上硕大牌匾,是祝府两个字。</p>

有家丁在门前闲着,见人来,下阶梯迎上:“哪位贵客到访?”</p>

杨高走下牛车,笑道:“陶氏幕僚杨高仓促拜访。你且入内告知祝君,杨高失礼。”</p>

</p>

家丁不敢怠慢,当即从耳门入,进了府邸穿过前庭,拐过廊道,寻了家主,道是陶氏幕僚杨高杨先生到访。</p>

祝氏是个不大不小的世家,九品中居于中下。在会稽山阴只算第二批次。</p>

但世家就是世家,规矩多。</p>

虽然杨高到访仓促,也不曾递上名帖,但祝氏家主却不敢怠慢。一则是礼,二则杨高代表的是陶侃,陶侃虽遭贬谪,但建康朝廷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安抚王敦,让陶侃背锅。</p>

一旦风波过去,陶侃回来,必定青云直上。</p>

毕竟做过一州刺史,封疆大吏。上品世家可以怠慢他,但祝氏这种中下品的世家,则绝不敢怠慢丝毫。</p>

祝氏家主立刻令人备好接待,自己则整理了衣冠,在一溜家丁的引领下到了前厅,并令大开中门迎客。</p>

常昆与杨高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都有点不耐烦了。</p>

杨高见状笑道:“世家重礼仪,先生且安心少待。”</p>

果然不久,祝府中门大开,一个年纪可能在四十上下的儒雅中年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走出来,踏出门槛,已微微一揖:“不知杨先生大驾光临,祝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p>

杨高忙迎上去还礼,口中连道不敢:“祝君言重,是杨某仓促,既不曾递上名帖,失礼之极,该请祝君恕罪才是。”</p>

两个这里推来推去,搞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进门。</p>

杨高这才有机会介绍常昆:“这位是常昆常先生。常先生高人也,陶使君亦不能怠慢。”</p>

着重点出常昆非常人,不可怠慢的意思。</p>

“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p>

祝家主之前瞧见常昆一幅乡民模样,除了生的高大,没见特异之处,还以为是杨高的随从。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杨高的随从也不能小视,可骨子里还是没放在心上。</p>

可现在听说竟然是连陶侃也不敢怠慢的人物,难免暗暗一惊。</p>

对于这等世家人物,常昆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杨高。与之相处,无论你如何对待,对方总是如沐春风。</p>

所以即便祝家主之前不曾专门对待常昆,但也没有失礼过。</p>

常昆抱了抱拳:“打搅。”</p>

进了祝家,在客厅里奉茶。杨高与祝家主乱七八糟扯了一大通没营养的话,好半晌才说起正事。</p>

祝家主这才知道,常昆是拜访的主角。</p>

“我寻葛洪,不知他在何处?”</p>

对于常昆的直接,祝家主心里不高兴,但也没有表现出来。</p>

笑道:“葛侯居府上,宿西厢偏院。常先生既寻葛侯,祝某这就叫人去请。”</p>

常昆点点头:“劳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