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独木桥(2 / 2)

救世秦皇 尘心追月 0 字 2022-10-29

也不知是他心里害怕还是怎的,总之这理由找得还算充分。

嬴政也不好勉强,于是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带兵返回玉门关。

西羌王也给留在阳关的手下传去消息,叫他们直奔玉门关。

转天来到玉门关,楼兰的探马早就带回了消息。

那天徐万带着部属跟月氏的前军拼杀在一起,伤亡各自近半,于是他带着残部退回嘉峪关。

月氏大军重新集结完毕,已经赶至嘉峪关前,正准备全力攻城。

楼兰的八万大军已经出发,由楼兰二长老带队,如今正行进在官道之上。

羌族那边并没传回消息,想来还没抵达嘉峪关。

看来,嘉峪关落于谁手,是这场战局的最关键所在。

要是它被月氏人夺了过去,以秦军目前的兵力,再想夺回来可是极为不易。

而且月氏可以据险而守,除非兵力超出他们许多,才能再抢夺回来。

短暂思量之后,嬴政下令,火速赶上前面的楼兰军,汇合西羌王的卫军,解围嘉峪关。

奔波了一阵,又入了夜,队伍简单扎寨。

西羌王拉过嬴政道:“你真的信得过楼兰军?要不要再等等精绝那边。”

从个人角度而言,嬴政当然更信得过精绝的队伍,奈何路途太远,想来拇指此时还没赶到精绝,要解决嘉峪关之围,也就只能依靠前面那支楼兰军了。“来不及啊。”嬴政道,“虽说不太了解楼兰军的战力,但只要能起到威慑的作用,相信月氏军就不敢全力攻城。”

“说的也是,但愿徐万能多坚持一两天。”

而此时的嘉峪关,局势的确颇为紧张。

徐万在白天已经打退了月氏的两次进攻,终于熬到天黑,月氏军撤去,秦军也终于松了口气。

前几天在玉门关道上阻击月氏前军,损失了将近两万人,退回嘉峪关后,幸亏得到了肃州守军的补充,这才多了些底气。

一边查探着城防,徐万一边调整着建制,对守城的将士予以补充。

秦军的士气还算不错,因为有消息传来,秦王已经进了阳关,相信不日便会带着援军前来解围。

天刚蒙蒙亮,城外的月氏军就开始活跃起来,秦军赶忙准备迎战。

亏得这几年重修嘉峪关,使得防御工事强于之前数倍,并且月氏军多为骑兵,对这种攻城战并不擅长。

又攻了两次后,月氏军停了下来,似乎正在研究对策。

过了午后,月氏军并没有攻城,而是分成左右两队,分别上了两边的山坡,开始砍伐树木。

空出来的场地,由月氏中军补充上来。

那些山坡上的月氏军,将砍下来的木头进行简易的加工,做成了一个木塔,那木塔的前端还固定着一个长长的木桥。

徐万见了,心喊不妙!

那木塔比城墙还高出一截,那木桥可以搭在城墙的边缘,这样的话,月氏军就可以从上面冲杀过来。

要是一架两架还好对付,但问题是所有山坡上的月氏军都在制作这种木塔,转眼之间,百十来座木塔已然成型。

徐万冒了一身冷汗,连忙吩咐军士准备火箭和铁锤,又命人准备了一些油脂分发到城墙各处。

山坡的月氏军开始抬着木塔向着城墙移动了,秦军这边也是严阵以待,准备以死相拼。

就听月氏军阵中响起一阵低沉的号角声,那前军的勇士们便呐喊着抬着木塔向城墙冲了过来。

待他们跑的近了,徐万下令放箭。

但依靠着木塔的掩护,箭羽的作用大打折扣,即便偶然射中一个,后面也紧接着补上一个。

所有的木塔基本都摆放到了城墙的不远处,木塔顶上的士兵解开绳索,那木桥便搭在了城墙之上。

只听一声号令,月氏前军嗷嗷叫着陆续地往木塔顶端爬去,先到顶上的,就挥舞着佩刀冲向城墙。

秦军这边哪能坐以待毙,那弓箭的不停地放着引燃的火箭,拿砍刀的去砍那木桥,那大锤的,则试图将其砸断。

有的木桥被砸折了,月氏人便再换一根木头,继续向前冲杀。

木塔中间的月氏军士,也不停地向城墙放着箭羽,压制秦军的反击。

起初冲上城墙的还不算太多,都被秦军给料理了,但随着冲上城墙的月氏人越来越多,秦军开始被动起来。

月氏中军大帐之中,贵霜王目视着正前方的战场,冷声道:“哼,秦王又怎样,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看看咱们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夕阳下沉,映衬着遍布城墙的血色,晃的人睁不开眼。

在城楼上拼杀的徐万不停地挥舞着手中佩剑,已经气喘吁吁,双臂发麻。

难道大事已去了?

却正在这时,嘉峪关的东门外突然响起号声,只听为首的大喝一声道:“徐将军莫怕,西羌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