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伸出魔掌(1 / 2)

三夫四朝 白羽燕 0 字 2021-09-03

 城市改造在现代都是项大工程,更不必说两千多年前的西域了。()

刘烨记得度娘百科对城市改造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城市改造,利用来自公、私财源的资金,以不同的方法对旧城进行改造,尤其是在实体方面,包括建造新的建筑物,将旧的建筑物修复再利用或改作它用,邻里保护,历史性保护及改进基础设施等等。

不得不佩服张骞这位奇才,两千多年前的意识跟现代几乎没有两样,他的这种观点让猎骄靡深深记在心里,临终之时不忘嘱咐军须靡务必完成这项使命。

军须靡提出的改造计划主要是针对改进基础设施,刘烨原先最担心的是邻里保护这方面,绝大多数百姓都念旧,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对于政府强行*迁很是反感,原拆原建改善居住条件可以接受,但要是给一笔为数不多的*迁费就被打发走了实在是不甘心。

强弱之争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在现代和平年代,主要矛盾集中于百姓的衣食住行,对于国家是芝麻绿豆的这些小事,对平民百姓来说就是生计大事,甚至是穷其一生努力的目标。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默默无闻的小百姓也能以死相拼,报纸上电视上网luo上,一起又一起骇人的消息令人震惊,每当看到类似的消息,刘烨就忍不住难过。生命何其宝贵,却在强权面前分文不值,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如果这次扩建牵扯到*迁问题,刘烨倒是做好准备管一管的,她好歹也是个右夫人,算是能说的上话的人,无论如何都要为普通百姓谋福利。幸运的是,军须靡根本没动过这个念头,一来工程耗费太大资金有限,二来地域辽阔的乌孙没有土地紧张的困扰,没有必要去动百姓的住所。

这么一来,刘烨最担心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也许还会有少数住户需要迁移,但总好过大面积的改造。

历史性保护这个问题可以说不存在,赤谷城中除了猎骄靡时期建造的“宫殿”,其他没有什么值得保护的地方。城中最热闹的交易市场拥挤不堪异味扑鼻,做生意的商人们早就想换地方了,乌孙王朝重建市场对他们来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好事,哪有反对的道理。

赤谷城北有片废墟,那里的土窑房早已没人居住,在大月氏占领乌孙的十余年间,大月氏的贵族大多来赤谷城建造别院,方便家人做生意之用。猎骄靡收回乌孙之后,赶走了所有的大月氏人,这些土窑房也就空下了,而赤谷城中的乌孙居民也不屑住在这里,在他们眼中,这是乌孙的耻辱。

如今军须靡铲平耻辱的印记,百姓都很支持,将这儿改造成西域最大的交易市场,不仅便于各国往来,也能促进乌孙经济发展。

所以,赤谷城的扩建主要就是集中此地,兴建商铺,扩宽道路,还有专门留给马贩们使用的马场,听说卫氏驿站还要开家分店。

这也许就是卫律豪爽掏钱的原因,像他这么精于算计的人,若是不能赚更多钱的买卖,他是不会甘心投资的。但这也意味着,扩建期间,刘烨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令人生厌的卫律。

军须靡像现代的房地产大老板一样,宣布完开工就走人了,接下来的这些事就全部交给乌布吉办了。县官不如现管,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军须靡走后,乌布吉就是老大,他说啥是啥,说不让谁开工谁就别想领工钱,哪怕公然要管账的人挪用公款,也没人敢吭一声。

刘烨是大汉工匠的监管,她负责的工作是修建商铺,按照大汉的房屋构造建一百间商铺。这些商铺都在广场中心位置,建成以后,以售卖或租用的方式给商人们使用,工艺要求较高,也只有大汉的工匠能胜任。

乌布吉带领乌孙工匠修路盖马场,修建宽敞平坦的道路,方便商旅过往,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另外建造一批简易的商铺,以供小商小贩做生意。

扩建工程完成之前,乌布吉是不会动刘烨和大汉工匠一根汗毛的,他还得指望他们为乌孙建造最好的商铺,还要利用他们高超的手艺。乌布吉是个很会掩饰的人,他成天面对刘烨,心里恨得要死,他将翁归靡的失踪完全归罪于刘烨,他认为,如果不是刘烨勾引翁归靡变心,翁归靡也不会性格大变甘愿堕落,更不会抛弃扶玛与军须靡反目。